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6/10/23 14:55:40 浏览:11694

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率先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经验,重点加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更多地吸引在长三角集聚的国际资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打造宁杭经济带。发挥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人文特色鲜明的优势,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加强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合作,推动高端人才双向流动,提升宁杭两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带动永阳、淳溪等新城发展,推动实现沪宁、宁杭经济带高水平均衡发展。

辐射带动皖江经济带。发挥地理相接、文化相亲的优势,加强交流合作,拓展市场腹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跨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

第三节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

完善城市发展联盟合作机制。建立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层面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合作规则,拓宽合作渠道。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实施都市圈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工程,建成宁和线一期、宁高线二期、宁溧线,开展宁句线、宁扬线前期衔接。到2020年,南京都市圈轨道线网建成运营总里程达到200公里,建立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次中心城市、重要城镇之间0.5-1小时通勤圈。加快龙潭港四期、五期工程以及芜申运河三级航道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产业协作。加强金融、物流、商贸商务、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宁宣产业园等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江北新区与滁州汊河经济开发区、南谯区协同发展。

共建优质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务互惠互利机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推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交流,加快同城化客运公交网络和换乘枢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建立环境质量共同监测与相互监督机制,重点保护生态敏感地区,建设绿色、健康、低碳的区域生态环境。

推进宁镇扬同城化。以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重点跨界发展区域共建为突破口,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毗邻地区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江宁-句容、六合-仪征同城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建设仙林-宝华科学城、龙潭-下蜀滨江港城、汤山-黄梅休闲城、湖熟-郭庄临空发展区、六合-仪征产城融合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区域,成为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与带动苏中、苏北发展的增长极。

第六篇深入推进经济国际化

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第十八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开放发展、互利共赢,全面推进“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全方位拓展开放发展潜力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一节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运作,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完善江海转运、海陆联运网络和国际航空运输网络,推动南京至中亚国际班列扩量增效。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支持商贸流通、电力自动化、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有序布局和集聚发展,鼓励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和扩大机电等产品设备的出口份额。推进南钢与印尼棉兰钢铁项目合作,建设越南龙山水泥生产线项目。共建境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中坦农业产业示范园和尼日利亚家电产业园建设。

专栏8经贸合作重点载体平台

国际合作园区载体:中坦农业产业示范园、尼日利亚家电产业园、中德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对台经贸合作园区:南京两岸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试验区。

第十九章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第二节深化与沿线城市交流合作

主动对接国家“科技伙伴计划”,以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俄罗斯、中东欧、东非为重点,加快完善沿线友城布局,基本实现重点城市全覆盖,健全人文交流常态化机制,密切联系海外侨胞和侨商,支持红十字会等机构开展对外交流,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积极申(举)办南京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国际精品体育赛事。

第十九章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互动并进,创新外经外贸发展方式,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优化进出口结构。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巩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35。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一般贸易出口规模。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引导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瞄准国内市场热销的国际产品,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努力实现进口替代并开拓国际市场。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巩固和提升运输、旅游、建筑和工程服务等传统领域的出口市场份额,积极开拓计算机信息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新兴领域,重点培育中医药、文化等服务贸易。办好中国(南京)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推进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创新和完善多种贸易平台。到2020年,服务外包执行额、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达到200亿美元以上、100亿美元以上。

第二节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围绕产业链配套、供应链整合、价值链增值,重点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中介机构招商,鼓励外资主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有序放开医疗、育幼养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外资准入限制。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企业项目,鼓励外资企业在南京设立地区总部及财务中心、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支持外资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外资企业本土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年均利用外资达到36亿美元以上,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功能性机构90家。

第三节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完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改革,不断简化外资企业准入程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创新口岸功能,扩大海港口岸开放,高标准建设国际快件中心和进口(指定)口岸,放大过境免签政策效应。加快陆运口岸建设,推进南京(尧化门)铁路口岸建设。优化邮运口岸布局,完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一站式”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第二十章加快“走出去”步伐

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促进“走出去”与“引进来”协调发展,提高我市双向开放水平。

第一节培育壮大本土跨国公司

培育以南京为总部的国际品牌企业和跨国集团,支持企业稳妥开展海外投资、跨国并购,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对外投资与扩大出口的结合度,推动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设计机构、展销中心,鼓励设计咨询、施工安装、外经贸和生产企业组建战略联盟,输出管理、装备、技术和标准,提升联合承揽大型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达到16亿美元以上,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达到40亿美元。

第二节健全“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

完善“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境外投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快构建集展会平台、企业商会、中介机构为一体的信息发布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项目评估和信息服务。注重发挥金融对“走出去”的重要支持作用,利用好优买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加大出口信保力度,健全海外投资险服务体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境外重点项目跟踪推进,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第二十一章提升对外开放载体功能

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放大开放效应,推动特色发展,把开放载体平台建成推进全方位开放、推动创新转型的先行区、示范区。

第一节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完善开发区管委会体制,加快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探索区域共建、产业共育和民生共享的新模式。鼓励开发区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落户开发区的市级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开发区绿色发展,加强土地综合、复合利用,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南京化工园转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园。提升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开发园区创建省级以上产业特色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园区、创新型园区。

第二节构建开放合作新载体

积极争取创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与国际投资贸易管理规则接轨的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南京综合保税区。依托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建设南京两岸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试验区,巩固和深化宁台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加快推进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建设,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开放平台。

第二节深化与沿线城市交流合作

主动对接国家“科技伙伴计划”,以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俄罗斯、中东欧、东非为重点,加快完善沿线友城布局,基本实现重点城市全覆盖,健全人文交流常态化机制,密切联系海外侨胞和侨商,支持红十字会等机构开展对外交流,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积极申(举)办南京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国际精品体育赛事。

第十九章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互动并进,创新外经外贸发展方式,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优化进出口结构。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巩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35。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一般贸易出口规模。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引导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瞄准国内市场热销的国际产品,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努力实现进口替代并开拓国际市场。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巩固和提升运输、旅游、建筑和工程服务等传统领域的出口市场份额,积极开拓计算机信息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新兴领域,重点培育中医药、文化等服务贸易。办好中国(南京)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推进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创新和完善多种贸易平台。到2020年,服务外包执行额、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达到200亿美元以上、100亿美元以上。

第二节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围绕产业链配套、供应链整合、价值链增值,重点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中介机构招商,鼓励外资主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有序放开医疗、育幼养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外资准入限制。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最新南京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