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2023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3/2 10:23:28 浏览:301

30个,加快“2 3”临空产业集聚,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加速崛起。支持杭州高新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支持钱塘新区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排位中争先进位,提升钱塘江金融港湾能级,加快“国际零磁科学谷”建设,进一步推广滨富、滨萧合作模式。突出“一园一主业”,形成更多“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盘活“三块地”12万亩以上,出让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加快10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形成一批用地100亩以上、楼宇10万平方米以上产业新空间。

(三)聚焦创新制胜,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1个国家实验室和2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中科院医学所、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西电杭州研究院、智元研究院等13个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建设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00项以上、承担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实施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15以上、市本级每年新增财力的15以上用于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8以上,基础研究经费比重达7,技术交易总额150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组建创新联合体10个,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4500件。

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西湖大学三期建设,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开工国科大杭高院主校区,加快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主校区建设,推动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学院)正式设立并运行。深化与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战略合作,支持杭师大争创全国一流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创建全国百强大学、杭职院申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形成梯次合理、各具特色的高校矩阵。

加快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落实国家和省级海外引才等重大人才计划,新引进“西湖明珠工程”顶尖人才培育对象15名,新引育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各150名,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35万名,打造全谱系人才雁阵。扩大企业等用人主体自主评定人才试点,加大创新支持保障力度,探索实行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项目经费“包干制”。

(四)聚焦“两个健康”,全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促进“两个健康”,坚定不移做企业最坚强的后盾、最温馨的港湾、最信赖的伙伴,让广大企业家放心干事、放手创业、放量发展,努力续写杭州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传奇。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扎实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谋划出台新一轮试点改革事项。争取国家级要素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深化“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活动,吸引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做到“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深化“信用 监管”“信用 惠民便企”等应用,打造“最讲信用城市”。支持建德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千名干部助千企”等活动,加快落地国家和省降本减负惠企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500亿元。深化“减证便民”行动,推进电子证照互通共享,深化拓展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探索建立优质杭产品“白名单”制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留给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40。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新增贷款增长10以上,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新增贷款增速,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800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农支小余额200亿元,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逐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等成本。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涉企司法积案化解力度,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办好杭商大会。

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完善支持引导平台经济的政策体系,鼓励平台经济二次攀登、扎根杭州、做大做强。深化与重点平台企业战略合作,支持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秉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健全创新容错发展机制,运用合规指南、行政指导等预防提醒措施,引导平台经营者依法竞争、合规经营。

(五)聚焦文化兴盛,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一步唤醒城市记忆、打响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认同,不断提升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

厚植历史文化底蕴。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放大三大世界遗产综合效应,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西湖世界爱情文化公园建设,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创造更多可亲可观可感的城市文化IP。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管控,保护好“老村、老街、老宅、老字号”等活态遗产。

打造文化文明品牌。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弘扬感恩文化,推动红色基因成为城市精神最鲜明的标识。全力创建第一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推进“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实践体系,深入开展“做文明使者,迎亚运盛会”文明好习惯养成等十大专项行动,让“志愿善城”成为最美杭州的闪亮名片。实施新时代文化地标工程,优化文化场馆设施布局,谋划推进杭州美术馆、杭州音乐厅、杭州艺校、杭州群众文化中心等项目,高质量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建设,高水平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等文化平台。强化文化产业科技融入,持续做强动漫、游戏、影视、电竞、网络文学等文创产业。深化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探索建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高标准开发“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文化旅游带,谋划打造世界级旅游乐园,培育3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文旅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4.5。

(六)聚焦亚运牵引,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和开放水平。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千钧重托,举全市之力“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确保亚运后的杭州发生质的飞跃。

高水平办好亚运会、亚残运会。对标“简约、安全、精彩”要求,按照“五最”目标,向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深化“亚运在线”2.0建设,构建扁平指挥、属地负责、高效运转的赛事指挥体系,统筹做好赛事组织和城市保障。精心打磨开闭幕式、火炬传递、亚运歌曲,加强亚运吉祥物策划传播,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终身难忘的美好瞬间。精益求精做好抵离接待、餐饮、医疗、亚运村服务,坚决守好安全底线。全面浓厚亚运氛围,深入开展“我爱杭州,奉献亚运”主题活动,实施“匠心提质绣杭城”行动,动员市民共绣美丽家园、杭韵街巷、畅行交通、花满杭城4条风景线,让杭州更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坚持全民共享,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新增群众身边体育设施300处以上、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35.4万平方米以上,举办赛事活动1500场以上。

高起点规划城市空间。开展规划编制攻坚年行动,编制完成195项各级各类重要规划,加快构筑“一主六辅三城”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推动空间要素向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等重点区域倾斜,以XOD理念开发钱江新城二期、大城北地区和会展新城等重点区块,谋划建设未来城市地标、产业地标、区域地标。

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推动地铁四期全面开工。开工建设钱塘高铁站,加快杭温、金建、建衢等铁路建设,提速中环、杭淳开高速、钱塘江“四改三”、沪乍杭铁路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文一西路西延、留石快速路西延。完成市区水务一体化整合,亚运会前完成江南片区取水口上移工程一期。加快城乡区域有机更新,新创建未来社区10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0个,新建改建城市公园60个,建成城市风貌样板区10个、县域风貌样板区6个。

高标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夯实基层队伍,在26个执法领域制定“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告知承诺清单,促进行政执法提质增效。加快提升城市大脑2.0实战实效,全面推进智慧交通、数智宜居、“一老一小”等领域建设,启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智营商建设,构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的特大城市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质量推动对外开放。抓住“开放办赛”机遇,深入实施国际投资贸易、国际城市魅力、国际公共服务、国际传播能力等专项行动,健全海外社交平台矩阵和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办好“杭州国际日”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实质性推进国际“赛”“会”之城建设,争取更多国际航线、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国际组织在杭州落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上海产业创新资源溢出,谋划打造沪杭未来智造协同发展试验区。扎实推进杭甬“双城记”,联动发展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推动杭嘉、杭湖、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促进杭州都市区同城化、夯实杭州都市圈基本盘。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和对口合作工作。

(七)聚焦绿色发展,全力打造全域美丽新杭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江南园林。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中度污染天气消除三大行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88、PM2.5平均浓度低于28微克/立方米。深化河(湖)长制,打造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升级版,推进5个城镇污水厂新扩改建项目,新建市政污水管网67公里,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保持100达标。完善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杭州模式”,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50个,持续推进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率先建成国家级“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修复。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申报,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复评。深入实施西溪一体化保护管理,推进千岛湖沿湖湿地和钱塘江、苕溪流域湿地群生态修复,启动京杭大运河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申报杭州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实施绿色生态兴林富民行动,新增造林更新1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万亩,完成扩绿700万平方米。启动第二植物园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深化开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作三年行动,积极推广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建成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家、绿色低碳工厂80家。提速各级电网设施建设,加快临平、江南等500千伏电网工程落地,做好临安、淳安、富阳等抽水蓄能项目前期,支持建德打造浙西储能中心。推进城市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建设,新增光伏并网装机60万千瓦,在开发区(园区)建成5个以上综合能源项目。推进天然气高压、中低压管网建设,加快高压管网向西部县市延伸。

(八)聚焦共同富裕,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市政府从市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层面广泛征集、初步遴选形成13件民生实事,分别是“抚幼育苗”在杭州、“稳岗乐业”在杭州、“银龄关爱”在杭州、“弱有众扶”在杭州、“‘救’在身边”在杭州、“舒心就医”在杭州、“安居焕新”在杭州、“美好家园”在杭州、“低碳畅行”在杭州、“一路畅通”在杭州、“绿地碧水”在杭州、“强文健体”在杭州、“除险保安”在杭州。待市人大代表票选确定后,市政府将把民生实事纳入数字化平台,建立清单、压实责任、强化督导、形成闭环,全力办实办好。

持续推进“扩中提低”改革。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就业创业工作,动态消除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杭州SEO
  • 英飞拓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3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

  • 打出“优商”多元攻势余杭审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5“第三方承保机构更应注重服务。”日前,余杭审计在靓城行动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的……

  • 浙江省舟山市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件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252023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文广旅体、海关等职能部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