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一体化提速!武鄂黄黄共建八大城市组团

发布日期:2023/1/11 9:47:36 浏览:73

来源时间为:2023-01-10

武鄂黄黄核心区用地规划。图片来源:《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

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加速!近日,湖北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发布《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提到,到2035年,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承担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为什么是武鄂黄黄

武汉都市圈由湖北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个城市组成,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个城市是武汉都市圈核心区。种种迹象显示,武鄂黄黄已经成为武汉都市圈乃至湖北省的优先发展区域。

2022年6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

2022年9月,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明确,湖北省委作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战略决策,是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之招,是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是基于武鄂黄黄发展优势提出的务实之策。

数据对比之下,武鄂黄黄发展优势尽显。

2021年武鄂黄黄常住人口约2300万人,占武汉都市圈的68,占全省的近40;地区生产总值约2.3万亿元,占武汉都市圈的77,占全省的4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是全省水平的1.17倍;建设用地地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64个百分点。

“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武汉都市圈其他城市,武鄂黄黄交流联系更加紧密、设施联通更加便捷、产业联动更加深入。

相关研究结果佐证了上述观点。据武汉城市圈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武汉城市圈城市融合指数评估报告》,鄂州、黄石、孝感、黄冈、仙桃、咸宁、潜江、天门等8市融合指数综合排名呈现“东强西弱”的局面,位于武汉东部的鄂州、黄石、黄冈位居前列。同时,黄冈交通互联指数最高。鄂州、黄石与武汉的产业协同发展最好。

“此外,如果按照此前‘1 8’的空间格局建设武汉都市圈,可能无法区分轻重缓急,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有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优化重大项目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秦尊文说。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依据人口经济联系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沿江环湖建八大城市组团

《大纲》明确,规划多中心组团式城镇用地布局,沿江环湖构建武汉新城组团、武昌组团、汉口组团、汉阳组团、汤逊湖组团、鄂州主城组团、黄冈主城组团、黄石—大冶组团(含黄石新港)8大城市组团。

其中,武汉新城组团含中心片区、光谷片区、葛华片区、花山片区、龙泉山片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滨湖半岛片区,位于武汉、鄂州两地交界处,东至鄂咸高速,南至梁子湖,西至京广铁路,北至长江南岸,总面积719平方公里。

武汉新城并非首次被提及。2022年9月,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要求,加快建设武汉新城。会上,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市签署共同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武汉新城建设工程。

未来,人们将看到怎样的一座武汉新城?

关于城市功能,《大纲》指出,武汉新城突出高端商务、高效能科创服务、高品质生活服务的城市功能,有效疏解武汉中心城区过密人口,优化武汉空间结构,带动武鄂黄黄同城化发展。

关于总体定位,《大纲》明确,武汉新城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武汉新城将打造世界级科创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武汉新城,呼之欲出。记者注意到,日前召开的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除了审议通过《武汉都市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武汉都市圈发展2023年工作清单》《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外,还审议通过了《武汉新城规划》。

秦尊文认为,根据《大纲》披露的信息,武汉新城或地跨两市,分属武汉和鄂州,国内与其相似的有川渝高竹新区、西咸新区等。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如何实现适度分离,将是武汉新城后续运营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省级层面的协调作用。

优化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一体化是先手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都市圈面临着武汉首位度高,对周边有较大的虹吸效应,特别是江汉区人口密度过高,存在一定的“大城市病”问题;同时,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同网远未形成,城际间仍存在“瓶颈路”;此外,医疗卫生等资源尚未形成联动,都市圈内的经济社会的系统整合效果不佳。

《大纲》提出,在现有交通体系的基础上,以武汉新城为中心,构建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重要交通系统,着重提升八大组团间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

以快速道路系统为例,为切实提升八大组团间人员、要素流通效率,加快完善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布局,真正实现同城化,规划建设“三横三纵”快速道路系统。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2022年9月,武鄂黄黄四市签署的共同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合作协议中,有多项合作协议涉及交通领域,如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提升工程、武鄂黄黄交通强链补链工程、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工程、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建设工程等。

产业同质化现象容易导致围绕人才、技术、创新平台等要素的恶性竞争,限制市场活力。秦尊文认为,未来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记者注意到,花湖机场作为亚洲首座、中国唯一的航空货运枢纽,成为鄂州、黄石、黄冈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

《大纲》提到,以花湖机场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鄂州、黄冈、黄石城市功能,坚持产城融合,处理好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培育发展鄂州、黄冈、黄石三大临空产业片区,构筑全国临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具体而言,支持鄂州优化城市空间,加快建设花湖机场综保区、自贸区和临空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临空特色产业,打造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

支持黄冈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能级,有序发展商贸物流、航空配套服务等产业,重点承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产业,打造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

支持黄石提升城市功能,发挥黄石新港航运优势,加强与武汉港口合作、与花湖机场协同,完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共同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都市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经多年持续发展,武鄂黄黄产业协作水平不断提升,以“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武鄂黄黄是全国重要的智力密集区,普通高校和“两院”院士数量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最新武汉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