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0/7 11:01:45 浏览:113

建设航运人才培育和高端智库集聚中心。加快推进航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借鉴国内外航运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航运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深圳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开设航运专业,促进航运人才培训产业发展,为深圳乃至国际航运市场输送船员和高端航运人才。加快引进高水平国际航运服务业务团队,推进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等高端智库落户前海,支撑高端航运服务聚集发展。

第六节提升港口绿色智慧化发展水平

加快构建全球领先的绿色发展示范港。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及清洁能源应用。继续推动港口岸电建设,进一步提升船舶岸电使用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探索适时出台强制性规定,要求进入排放控制区的船舶使用硫含量≤0.1m/m的低硫油。加大清洁能源在港区内的使用,推广使用电动拖车和堆高机,研究试点氢能拖车。鼓励游船和港作船舶使用电能或者LNG动力。新增港作拖轮加装尾气处理设施,加大港口船舶水污染物监测防治工作,提升深圳本地船舶含油污水处置能力,完善港城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到2025年,深圳港码头岸电使用率达到10以上。

推进国际一流的智慧发展示范港建设。积极推进自动化码头建设,推动港区作业区龙门吊远程操控、岸桥远程操控、拖车无人驾驶等自动化技术应用,提升港口运营效率。推广5G和区块链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在深圳港及组合港的应用。推行货车进港作业预约机制,推动深圳港进出口作业流程无纸化,进一步提升港口智慧化水平。

建设港口公共数据平台。依托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圳港主题数据库。按照统筹协调、数据驱动、安全可控、多方参与的原则,推动深圳港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港口公共信息互联共享,提升智慧港口运营水平。

第四章构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提升深圳机场国际枢纽能级,努力建成“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推进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到2025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000万人次,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达210万吨。

第一节加快推进机场群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动深圳机场扩容升级。按照4F等级要求,加快推进第三跑道建设。建成卫星厅,加快T1、T2航站楼规划建设,缓解航站楼设施运行压力。提供功能完备的中转服务设施,增强国际中转保障能力。加快启动机场北货运区、东北货运区的规划建设,提升机场货运能力,扩容升级邮政快递航空基础设施,打造跨境快邮集散中心。加快完善串联T1、T2、T3航站楼及卫星厅的捷运系统。

打造都市圈“2+2”机场群体系。加强与惠州机场合作,切实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提升深圳及东莞东部、深汕特别合作区及河源等区域的航空服务水平。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至龙华樟坑径,启动深汕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工作。

第二节优化提升空中资源配置效率

打造高品质航线网络。构建面向亚太、连接欧美澳热点城市、衔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提升深圳宝安机场国际化水平。培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推动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放,强化机场与基地航空公司的战略协同。引进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进驻深圳机场,强化与海外枢纽中转与联运协作。优化国内航线网络,推进国内空中快线建设,加强国内国际航线中转衔接。

增强国际航空货运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航空口岸营商环境,优化国际普货和快件的监管场所布局和流程,推进国际生鲜冷链和国际普货7×24小时通关保障。全面推进航空物流数字化转型,加快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期建设,积极开展航空电子货运、安检差异化等试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航空物流企业,鼓励传统航空货运企业、快递企业深入合作。

推进空域结构优化调整。积极争取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落户深圳。统筹终端区空域的使用,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实现机场群协同高效运行。积极开展航行新技术应用,深入实施尾流重新分类标准(RECAT)和点融合飞行程序,推进地基增强系统(GBAS)等技术应用,稳步提升高峰时刻容量标准。挖掘时刻资源潜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强重点国际航班和货运航班高峰时刻的配置。

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机场协同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机场运管委实体化、法定化运作,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探索设立民航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全面提升大型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稳步提升机场集疏运服务水平

完善深圳机场轨道集疏运网络。构建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共同组成的联程联运体系。打造机场东空铁联运枢纽,实现航空、高铁、城际、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便利换乘。加快深茂铁路、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皇岗口岸段、地铁12号线和20号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轨道覆盖范围。

优化机场周边道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深中通道、福洲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提升深圳机场通达便利程度。完善航站区道路系统,优化进离场交通流线设计。加强深圳机场与惠州机场、樟坑径通用机场间高快速路网衔接,强化机场与腹地之间交通联系。

提升机场联运服务品质。统筹利用穗莞深城际、城市轨道1号线、11号线、机场码头、城市候机楼等既有设施,积极发展空铁、空海、空巴等联运服务,不断丰富联程联运产品,打造融合海陆空铁多种交通方式的现代化联运枢纽。完善城市候机楼布设,优化行李直挂服务,延伸旅客服务空间。发展机场与西部港区高附加值货物空海联运模式,提供海运货物快速转运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全球物流链。发挥机场福永码头优势,加强与香港、澳门、广州、珠海、中山等地的水上客运联系。

第四节建设示范引领的四型机场

打造平安机场。坚持安全第一、创新引领,以智慧机场“大安全体系”为支撑,围绕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平稳运行两大主题,以航空安保为突出特色,强化空防安全、运行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打造平安机场的“深圳模式”,确保机场原因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05。

打造绿色机场。有序推进卫星厅、航站楼的绿色建筑建设,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与机场低碳运行管理。优化能源结构,按照“应用尽用”原则,提高廊桥岸电使用。大力推动机场旅客服务、飞机保障、场道保障、应急救援等场内车辆能源清洁化。建设海绵机场,打造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水资源管控样板,全面发挥深圳机场在绿色机场建设方面的示范效应。

打造智慧机场。聚焦智慧引领,推进机场智能化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推动机坪管制、空管塔台、运行指挥高效协同,持续提升机场运行效率,打造5G+智慧机场,树立民航高质量发展深圳样本。全面提升旅客出行服务、航司空地保障、物流集成服务、商家增值服务和员工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与体验。

打造人文机场。以建筑环境、人文项目等为载体,建设立足于时代精神、行业文化、深圳特色的机场。依托智慧化、数字化手段,努力建设体验最佳机场,创新旅客关爱新思路新模式,为老年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全流程爱心服务。

第五节逐步建立区域低空飞行服务体系

优化通用航空设施布局。编制直升机起降点分类建设指引,完成公共服务类起降点布局规划,加快建设涵盖医疗救护、交通救援等功能的公共服务类起降点,有序引导商业服务类起降点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直升机综合体,提升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构建集文化、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打造国内通用航空先行示范区。立足深圳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空中观光、短途运输等多元化飞行需求,完善低空飞行服务网络。与香港、澳门共建共享,提供便捷高效的深港、深澳跨境直升机服务。推进深圳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探索并推广无人机在警务安防、灾害救援、勘探测绘、资源普查、水利事业、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城市场景的应用。

推动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开展地面设施分类管理工作,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化实施。加快推进深圳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提升飞行服务、地面导航监视、飞行安全管控等保障能力。争取军民航部门支持,推进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划设低空航路航线。完善跨境直升机口岸通关及跨境飞行服务组织模式,优化大湾区通用航空运营环境。

第五章拓展畅通国内循环的综合运输通道

构建由国家铁路、城际铁路、道路网络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多向贯通”的陆路通道体系,支撑深圳拓展对内辐射带动能级。落实“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支撑“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00公里,高快速路里程达到670公里。

第一节加快构建多向贯通的对外铁路格局

拓展深圳对外国家铁路通道布局。按照国家、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要求,完善“南北终到、东西贯通、互联互通”的高铁通道布局,支撑深圳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东部方向,加快建设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铁,谋划深圳至河源高铁,衔接杭州至广州高铁,形成深圳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的新通道。中部方向,建成赣深高铁,加快推进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争取“十四五”期间开工,形成深圳联系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西部方向,加快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建设,积极推动深圳至南宁高铁前期工作,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战略通道。完成平盐铁路复线和电气化改造工程。研究推进与国内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

完善深圳铁路多枢纽体系。规划新建西丽、机场东、罗湖北、深汕等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深圳站、光明城站、坪山站改造提升,预留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多层级轨道接入枢纽条件。创新国家铁路枢纽规划建设管理模式,推进分层设权、分层供地模式落地实施,推动枢纽与周边城市用地高效整合,一体化规划建设。

第二节加快推进多层级区域轨道一体成网

加快构建城际铁路骨架网络。大力推动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区域发展要素沿城际铁路集聚。加快建设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皇岗口岸段,提升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沿线节点间的联系便捷程度。加快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建设,满足跨组团长距离出行需求。开展深莞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常龙城际)、塘厦至龙岗城际等前期研究,服务于区域创新要素便捷流通。

积极推动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优化临深地区铁路枢纽规划布局、跨市城市轨道对接方案。完善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轨道交通联系,构建1小时交通圈,形成契合经济社会连绵化发展特征的都市圈轨道服务格局。试点探索站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轨道枢纽与城市功能耦合。统筹推进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和网络运营效率,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智慧化水平。

第三节形成支撑要素便捷流通的路网体系

增强公路通道对外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跨江通道体系,建成深中通道及深圳侧连接线,规划预留伶仃洋通道、外环高速西延等跨江通道,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资源要素便捷流通。新增与粤东地区的联系通道,加快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建设,开展河惠汕高速公路连接线规划研究,规划预留深汕跨海高速。继续推进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机荷-惠盐高速、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

加强深莞惠边界道路对接。完善边界道路规划布局,推动一批跨界道路建设。深化龙观快速北延、南光快速北延、盐龙大道北延等跨市高快速路项目规划研究,构建更加畅达的跨市路网体系。

推进市域干线路网建设。新增东西向快速通道,提升南北向通道能级,构建更加均衡的市域路网体系,支持原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侨城东路北延、宝鹏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等新建工程。考虑盐田、大鹏的发展需求,研究东部滨海组团往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深圳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