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0/7 11:01:45 浏览:110

基础设施、能源结构、装备工具等层面不断优化创新,全面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与服务提质增效。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等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完善交通网络格局、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健全治理体系,全面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基本原则

服务大局,适度超前。坚持交通先行,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国家战略。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构建世界一流的战略枢纽体系与通道辐射格局,形成高质量的要素流通网络。

区域联动,协同共治。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共建共享共治,服务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创新区域交通利益共享、政企协同等发展机制,调动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支撑深圳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以人为本,幸福出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动适应民生交通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优化枢纽衔接换乘组织,提升出行空间品质化水平,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出行环境。

创新驱动,智慧引领。积极探索形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典范。坚持创新驱动,在国际枢纽建设、区域交通协同、城市交通治理、交通科技应用等方面,率先探索新模式、新技术、新政策法规体系,支撑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

绿色生态,和谐共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探索高效集约、生态友好的交通可持续发展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交通绿色发展的资源投入,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能源结构清洁化发展、载运工具低能耗发展,构建交通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第三节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开放畅达、立体融合、低碳智慧、安全宜行”的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建成融合深莞惠、连通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通达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更加完备,为深圳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更加卓越的交通保障。

——努力建设内外循环交汇的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建成更具时代引领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助力深圳发展成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高地。深圳海空双港积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推动临空产业经济与高端航运服务业稳步提升。完善多向贯通、互联互通的陆路运输通道网络,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畅达水平。基本形成“全球12小时”航空出行圈。

——努力建设交通引领发展的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道路与水上客运为支撑的区域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创新引领、质量优先的深圳都市圈交通发展格局,强化深圳“一核一带一区”主引擎作用,共建“湾区1小时、内湾半小时”交通圈,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

——努力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发展样板。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发

展,新能源车辆与船舶、港口岸电与低硫燃油等推广应用走在全球前列,推动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构建人民交通出行幸福感强、运输服务综合效益高、出行结构不过度依赖小汽车的超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努力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的交通现代化治理典范。优化政府治理、完善市场治理、增强社会治理,形成“三位一体”治理架构。以科技驱动、制度驱动、人才驱动为深圳交通增长新动力,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数字化、品质化升级。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实施机制,注重数字技术赋能交通治理,推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全方式、全时空、全过程有机协同。推动交通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四节发展愿景

到2035年,率先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建成“三个1000公里”骨干交通网,打造基础设施智慧化、客货运输共享化、治理模式现代化、出行服务品质化的未来交通新范式,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全球交通运输创新引领者,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第二篇建设融合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围绕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由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共同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集约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提升深圳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辐射带动能级。

第三章打造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海港

坚持港口与现代航运服务业并重的发展原则,实现贸易大港向“贸易、能源、邮轮、航运”综合性强港转型升级,率先建设成为引领亚太、辐射全球、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港城融合的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海港。到202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0万标箱,LNG接收规模达到1600万吨,邮轮旅客吞吐量达到60万人次。

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枢纽港

优化拓展深圳港规划布局。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布局思路,科学统筹全市域港口资源,深化港口定位与港区功能优化调整研究,推动深圳港总体格局优化发展。重点发展盐田、南山、大铲湾港区集装箱运输功能,优化大小铲岛港区、宝安综合港区、机场福永码头群、深圳河北岸码头功能,提升大鹏港区LNG运输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小漠港区发展成为深圳港东部发展极。

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建设盐田港东作业区20万吨级自动化泊位,强化盐田港区后方港口配套用地管控,建成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工程。优化西部港区用地及产业布局,启动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建设深圳港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提升西部港区大型船舶进出港能力。

高标准打造全球贸易枢纽港。加快国际中转港建设,实施多国集拼前海、盐田模式,拓展欧美-东南亚国际中转、“一带一路”中转和“驳船-大船”中转业务。创新前海枢纽港、深港组合港、湾区港口群、国际港口链“四港联动”模式。建设特色产品枢纽港,把握外贸进口商机,充分发挥深圳港市场化运作优势,吸引冻品、水果、木材等特色产品集聚深圳港。发挥深圳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优势,开拓跨境电商海运快线,拓展国内航线,提升港口贸易服务水平。

推动小漠国际物流港规划建设。坚持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及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预留港口发展空间和条件,高水平打造小漠国际物流港。推动小漠港区规划调整,以散杂货运输起步,发展集装箱内支线和近洋航线,承接盐田港部分功能,兼顾水上客运。发展冷链物流、消费品物流、电商物流等专业物流,培育保税仓储、进口加工、商贸交易等服务功能。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以深圳港为枢纽港,积极推动与喂给港间的联动发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研究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搭建港口物流及贸易便利化服务平台,实现港口间资源共享、信息联通,提升组合港一体化发展水平。

第二节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LNG枢纽港

加快提升深圳港LNG服务能力。加快打造大鹏LNG走廊,提升深圳港LNG接收能力,加快推进国家管网深圳LNG应急调峰站、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国际天然气资源对接国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大宗能源商品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的重要支撑平台。

构建自主可控的LNG运输体系。整合既有LNG运输资源,组建兼顾远洋进口和内贸运输的深圳本地LNG运输船队,提升海上LNG运输保障水平。抢抓船舶LNG燃料加注市场先机,采用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服务于深圳港加注母港建设的加注船队,为LNG动力船舶提供清洁燃料。

打造亚洲东部LNG加注中心。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探索保税LNG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优化保税LNG加注业务流程,研究“先供后报”“一船多供”“边联检边搭靠”等创新举措。积极争取国家出台保税LNG加注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并进一步完善地方配套政策体系。

第三节构建品质卓越的国际邮轮枢纽港

打造邮轮休闲服务中心。丰富邮轮旅游国际国内航线,推进深圳至东南亚国家“飞机+邮轮”业务。推进“海上看湾区”主题旅游项目,开通以蛇口邮轮母港为基地的直升机“空海游”观光航线。创新建设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邮轮旅游消费体验中心,引导游艇产业大众化发展。

优化邮轮出入境管理机制。提升邮轮口岸通关环境,研究开展邮轮实名制“单一窗口”建设工作,探索实现海关监管与安检“一机多屏”。开通五星旗邮轮旅客进出蛇口口岸绿色通道,争取在蛇口口岸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

构建多层次水上客运服务体系。完善水上客运枢纽布局,利用深圳丰富滨海旅游资源条件,构建由高速客运、邮轮旅游、休闲娱乐等组成的多层级特色水上交通服务体系,发展深惠汕东部海上航线,完善西部水上客运航线,支撑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加快推进南澳码头规划建设,研究在坝光、新大等片区规划选址海上休闲和客运码头,打通东部海上交通廊道。

第四节完善港口集疏运及联程联运体系

提升水水中转比例。依托组合港体系,大力发展“水水中转”,逐步降低公路集疏运比例,缓解港城矛盾。完善深圳与珠三角港口群间的水路运输网络,支持深圳港口企业参与组合港码头建设,推动水路组合港间专线驳船班轮化运输。推动驳船泊位配套建设,形成大小码头结合的内支线中转体系。到2025年,深圳港水水集疏运占比提升至34。

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按照电气化复线标准,加快推进平盐疏港铁路改扩建,提升与内陆无水港间的铁路运输能效。建设平湖南内陆港,协调东莞推进黎光内陆港规划建设,构建近距离集装箱内陆港体系。积极推动小漠港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有效拓展港口腹地。

提升深圳机场福永码头联程联运服务水平。推动福永码头改建方案研究,完善福永码头与机场东枢纽、T3机场航站楼等周边枢纽间的接驳系统。优化完善海陆空铁旅客联程联检流程,提高联程联运服务效率。

第五节促进现代航运及服务业集聚发展

吸引航运要素落户深圳。聚焦“蛇口-前海-海洋新城-光明”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和“盐田-大鹏-深汕”东部向海发展走廊,吸引大型航运企业总部、运营中心落户深圳,建设前海、盐田航运服务总部经济集聚区。鼓励航运经纪、航运代理、船舶管理、船员劳务等航运服务企业实现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航运保险、融资、经纪、公估、理算、资讯等现代航运服务业。

创新发展航运金融及航运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深圳航运基金引导作用,参与全球航运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基金资金使用效益。探索打造航运金融创新基地,拓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融资租赁等业务。积极培育专业服务于航运业务的海事律师事务所,进一步扩大深圳既有海事仲裁机构的影响力。

提升航运开放水平。推进“中国前海”船籍港制度改革,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船舶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国际船舶登记相关营运、税收、金融、航运服务等配套制度。鼓励船舶在深圳注册及挂旗,逐步放开船舶法定检验、入级检验业务,吸引国际知名船级社在深圳开展业务。到2025年,深圳国际登记船舶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国际船舶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航运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深圳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