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11/7 5:10:25 浏览:2050

,不良品率降低50。

2.发展工厂物联网。围绕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协议,实现人、设备和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等领域物联网应用全覆盖。培植工厂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支持和鼓励本地骨干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积极创建工厂物联网技术标准、工厂物联网国家级实验室、工厂物联网产业联盟,促进行业间协同发展。

3.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度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总体架构和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专项标准研制。选择装备制造、化工、轻工等重点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智能化生产等应用示范,形成可批量应用的工业互联网集成解决方案。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加强物联网、数据中心与工业宽带建设的对接。积极培育和加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和运营服务,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创新。重视网络安全系统研发,保护敏感信息与知识产权。

专栏9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工程

加快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数据终端将工厂中的人员、机器、物料、工艺参数、环境参数、质量状况等要素联网,实时感知、实时指挥、实时监控,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持续竞争能力。在工厂物联网的基础上,基于公共云服务平台,整合传感网络、工控网络、宽带互联网,实现制造资源、人、产品之间的无缝联接和信息共享,进而支撑企业内部、企业间、企业与用户之间更高层级、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协作优化,重点支持企业实现研发设计协同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能源管控集成化、服务模式延展化,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促进资源实时互动和按需配置,逐步实现工业全领域、全产业链的协同制造、柔性生产,满足市场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三)优化产业生态。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融合。鼓励制造业外包非核心业务,强化产业链两端资源投入,推动产品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强化服务型制造,支持服务企业通过消费需求大数据分析,推广个性化、多样化的以销定产模式,实现精准生产和精确制造。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设计基地,打造“工业设计之都”。做大做强专业性工业设计企业,推进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制造业企业分设独立运作的工业设计中心。推动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融资租赁、工程总承包、服务外包等商业模式。鼓励优势企业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2.优化提升中小微企业。加大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引导中小微企业由“低小散”向“高精优”迈进,优化中小微企业产品结构,提高品牌意识和品牌创建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园和创业基地,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企业债务融资手段,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建设,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专栏10“单项冠军”培育工程

对杭州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培育“单项冠军”为目标,结合“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选择一批具有极强发展潜力、在细分行业具有领导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引进、融资等提供帮助;提高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通过持续努力,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3.稳步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把好产业准入关,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上产能项目。建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制度,实施资源、能源要素配置差别化政策,提升技术标准、环保标准、能耗标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中低端产品供应过剩、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引导产能过剩的制造业企业实施产品升级,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施“腾笼换鸟”,推动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产业向外转移,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

4.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围绕“一基地四中心”城市定位和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要求,着眼于支撑杭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为统领,以“互联网 ”、大数据等广泛应用为导向,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广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一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型企业建设为重点,生活服务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创业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小镇。鼓励特色小镇入驻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高端制造和研究开发项目,依托自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支持各区、县(市)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产业平台。

专栏11特色小镇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高端医疗器械等为特色的小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以特色小镇为依托,培育一批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服务化等现代制造元素向特色小镇集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生态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3A级以上的景区。到2020年,全市建成通过省、市级认定的特色小镇(工信领域)15个以上;到2025年,工信领域特色小镇创新能力、智能化水平、绿色制造水平在全省特色小镇中位于领先地位。

(四)推行绿色制造。

1.加快绿色改造提升。以化工、纺织、化纤、印染、造纸、电力、建材、电镀等行业为重点,广泛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能量系统优化、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提升能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整治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不达标的企业,对能耗、水耗、排污超标、超总量的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能耗限额标准,开展企业产品能效“领跑者”活动,提升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

2.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持续提高光伏发电等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打造若干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电机等机电设备再制造产业发展,支持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打造再制造基地。开发和推广水资源重复利用、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废液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促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和再生利用。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3.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制造理念,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和低碳水平。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培育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绿色监管,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要求,加强节能环保监察。开展绿色评价,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以及节能、低碳、有机、环境等绿色认证。

专栏12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全面开展能效对标。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厂。积极推进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专项防治。大力宣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组织开展绿色评价。推进能源智慧化管理,建设市级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施能源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到2020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总量比2015年明显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工业能源消耗力争实现零增长,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五)打造“杭州质造”品牌。

1.加强标准建设。实施制造业标准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点。依托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支持重点领域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形成技术标准,支持企业参与“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化、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化。

2.强化质量品牌建设。以打造“杭州质造”品牌为目标,加快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提升制造业工艺和装备水平。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办法,推动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大力宣传和开发区域品牌价值。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法律支持等服务。

3.加强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多渠道采集产品质量相关信息。实施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建立质量诚信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追溯信息电子化。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对产品质量实施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质量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对优势产业实施产品抽查做到全覆盖,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推行质量“黑名单”制度。

专栏13质量品牌建设工程

组织实施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提升关键原材料、基础元器件性能的稳定性、精确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推广全面质量管理、6σ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重点企业质量品牌管理层培训。支持企业争创国家质量奖、浙江省政府质量奖。加快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支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区域品牌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构建一批企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到2025年,力争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30个左右,世界知名制造业品牌50个左右。

五、保障机制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市领导担任召集人,各相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为成员单位,重点抓好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各区、县(市)政府要加强对本行动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并积极推进落实。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健全行业准入规范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减少审批前置条件,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杭州SEO
  • 英飞拓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3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

  • 打出“优商”多元攻势余杭审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5“第三方承保机构更应注重服务。”日前,余杭审计在靓城行动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的……

  • 浙江省舟山市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件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252023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文广旅体、海关等职能部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