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广州SEO > 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1/7 11:33:24 浏览:552

中的应用,提升两市商贸物流的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专业服务业。以推动两地服务市场共享互通为导向,重点围绕都市农业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制造环节,打造检验检测、中试服务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广州成熟品牌园区、专业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运营商在清远设立分园区,开展专业园区运营服务,实现两地园区运营经验、招商资源有效对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广清两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四节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与转化平台

以两市协同创新转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广州科教资源高度密集优势,鼓励广州科研机构到清远设立分支机构,有序推动广州科技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面向清远开放共享,构建广清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加速推动清远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聚焦科技创新转化,探索在广州科学城建设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驿站,支持清远市在广州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聚集区设立产业共建前端孵化器,引导广州专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到清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清远分基地,规划建设省职业教育城(清远)科学园,建立广清“研发—设计—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围绕广清两地的主导产业培育孵化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的中小微科技企业,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

专栏5广清产业协同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计划

设立广清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有序推动广州科技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面向清远开放共享,逐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对部分在清远的重点科研机构、高校科研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口进行减免税。

设立广清产业前端孵化器:在广州荔湾区鹤翔小镇运营广清产业共建前端孵化器的基础上,支持清远市在广州开发区、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等高校或高新技术集聚的区域,建设广清产业前端孵化器。

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支持广州专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到清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有效满足园区内技术产业化及高成长企业产能扩张需求。

设立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清远分基地:依托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知识产权集群及交易优势,引导在泛智能家居、医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在清远分基地进行孵化及产业化。

第五节强化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示范带动作用

基于两地产业合作基础与共建重点,对接广清重点产业平台的空间分布,统筹谋划广清一体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增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的引领带动功能,联动推进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等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高质量打造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立足广州都市圈及广清一体化发展目标,强化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合作区功能布局,根据广清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三园一城”的要素禀赋条件,明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率先推进先进制造、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的一批产业共建项目,引导汽车零配件、新材料、高端美容产品、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布局建设广东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业园、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清远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探索合作区新型开发模式,创新利益分成统计核算体制,按一定的比例新增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园区经营性收入,全面推进合作区与两市的互利共赢。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管理机构,并在指标核算、用地保障等方面创新政策供给,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推动要素资源向合作区倾斜。

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平台)联动发展。发挥广州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功能,立足清远南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北部山区的绿色生态资源,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容提质,加快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等省级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的运作模式创新,形成各有特色、错位发展、融为一体的产业分工格局,实现跨区域的产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专栏6广清一体化重点产业园区(平台)

序号

园区(平台)

功能定位及重点产业

1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

广清产业园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家居、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湾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区。

广佛(佛冈)产业园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美容产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转化中心。

广德(英德)产业园

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新型建材、新材料、生物科技、红茶文化、食品饮料等产业,打造国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园区及粤港澳智能制造产业标杆区。

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先进制造、商贸商务、智能装备、都市农业和居住服务等六大产业,打造国家级南部新型物流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供应链枢纽、城市生产生活分拨中心、自由贸易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2

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制造、汽车整车—零部件产业及交通装备零部件产业、专业服务业的高质量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3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

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医药制造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协同发展示范园区。

4

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

发展智能装备、现代商贸物流、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5

清远民族工业园

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都市农业、新能源、新材料、非金属矿业,打造粤北生态经济示范区。

6

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样板。

7

广清农业众创空间

重点构建集“生产 加工 科技 品牌 流通 休闲旅游”全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交易平台、信息平台、金融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农技推广平台。

第六章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为核心,建立区域污染联合防控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以环保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都市生活圈。

第一节提升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

衔接两市能耗标准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完善广清两地生态环保协调工作机制,联合制定强制性或限制性能源环保政策,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跨区域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快推进北江饮水工程建设,依法依规划定和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探索建立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应机制,强化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地生态安全。加强北江、潖江、乐排河等广清跨界流域河涌综合整治联动,协调统一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措施以及评估考核制度,完善广清跨市交界水质监测信息互通共享,继续做好水质安全预警工作,建立系统、长效、可持续的广清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在广清跨界流域沿岸执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和执法监管,禁止新建印染、重化工、电镀、有色冶炼等重污染项目。

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控广州、清远两市高污染行业发展,共同推进工业源污染、移动源污染、扬尘源污染、农业源污染等重点领域综合整治,推动臭氧(O3)、氮氧化物(NOx)、细颗粒物(PM2.5)协同防控,严格实施对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的重点行业排放总量控制。开展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统一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分级标准,夯实应急预案、应急减排措施,在发生区域性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区域应急联动。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清远服务中心,探索推动清远以北部森林碳汇参与温室气体减排。

构建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强化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联合打击无证经营、非法转移、乱堆乱倒乱排固体废弃物违法行为,推动危险废物区域协调处理处置。共同宣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水平,推广广州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经验,共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体系。加快推进两地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等环保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能力。

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区际公平、权责对等、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完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广两地交界河流流域上下游地区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种生态补偿模式。强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投入。推进排污许可全覆盖,健全生态环保评估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环境管控规划,建立广清合作园区环境容量评估制度。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加快建设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清远发挥生态优势,与广州联动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发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功能,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水权、林业碳汇等生态资源产权交易。

第三节提升污染防治科技应用水平

推进冶金、水泥、陶瓷、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广清两市燃煤电厂推广建设烟气除尘、脱硫和脱硝设施,实现超洁净排放改造,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5G、NB-IoT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大气环境监测预警、水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网络,实现对两市河流、湖泊、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等重点污染源的线上线下实时监测,共同打造信息互通、结果互认的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平台。借助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深化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智慧化管理,加速推动对危险废弃物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七章推动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广清两地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均衡程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让两市人民更好更公平地享受广清一体化建设成果。

第一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加强两地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共享,以广东省职教城(清远)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两地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广清一体化建设成果。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广清两地中小学建立教育联盟,加强办学合作和教师交流,组织两地青少年体育竞赛、科技夏令营和科技技能大赛,推动广州名师工作室吸纳清远优秀教师作为工作室学员,提升清远市基础教育资源质量。巩固广州学校对清远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成效,打造示范性学校,提升清远办学质量,优先推进教育一体化。

着力推进省职业教育城规划建设与产教融合。将省职教城(清远)建设紧密融入广清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全面发挥省职教城(清远)的比较优势,加快与国内外优质高校对接,提升教育水平,扩大招生规模,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中国职业教育高地。加快落实广清城际轨道交通、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与省职教城(清远)对接,完善省职教城(清远)周边的城市配套设施。建立产教融合等系列平台,重点推进省职教城(清远)的产教研融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广州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