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南京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快交通建设

发布日期:2016/5/11 8:34:18 浏览:8117

模式。支持工业云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构建网络化企业集群。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促进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加快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围绕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促进石化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汽车产业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机械装备产业向智能制造装备转型。推动钢铁、轻工、纺织、船舶等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淘汰、企业兼并重组、跨区跨境产能转移等方式消化过剩产能。

大力推广技术改造。实施“双百工程”,每年推动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围绕品种开发、质量提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第四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先进制造业布局。明确开发区主导产业,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卫星应用产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信息通信设备、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产业,溧水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实施重点地区工业布局调整。严控主城区新增制造功能,积极稳妥推进金陵石化及周边、梅山钢铁及周边、大厂和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等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有序推动片区整治、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九章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发展。做大做强一批龙头带动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为重点,金融业以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区、新街口金融商务区及金融城等特色功能载体为重点,服务外包业以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为重点,会展业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奥体中心、青奥中心为重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改造提升城市老旧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补齐农村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新街口、湖南路商圈及各级商业中心功能。

第五节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实施总部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本地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规模领先的优势总部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总部企业,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营运中心、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等各类区域总部及功能性机构。支持总部企业拓展总部功能,开展业务一体化运作,增强对各类资源的汇聚和分配能力。推进高端楼宇建设,打造总部集群,形成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实施百优民营企业培育计划。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新生力量和后备梯队。积极引进和扶持在宁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10强的龙头民营企业,加快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放开民间投资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政府采购民营企业、民间组织社会服务的力度。

实施重点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建立培育工作机制,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小巨人企业分类管理,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占据细分市场高点。

第九章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重、扩大消费与优化投资并行,统筹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实现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拓展。

第一节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大力发展消费经济。落实和创新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拓展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加快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创新消费模式,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更多依靠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产出效益,发挥好投资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作用,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引导投资更多投向新区、新城、新市镇。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意见,有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

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实施质量品牌建设工程和“一企一标”、“一社一标”工程,坚持品牌立业,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企业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品牌,主要产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加大知名商标培育和保护力度,推进“品牌强市”建设,培育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标密集型企业。

加快发展经济。积极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改变,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行业标准规范和各类互联网共享平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促进经济快速、公平、有序、规范发展。拓展经济新领域,重点支持快递物流、家政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租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创新经济模式,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

第二节加快发展枢纽经济

建设国际标准的空港枢纽。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创建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和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争取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项目和机场货站改扩建项目,完成中邮航二期机坪及航管、油料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稳定和发展至欧洲、美洲、澳洲等洲际航线,新开通至南亚、中亚和西亚等亚洲区航线,加密至东北亚、东南亚航线。到2020年,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直达率达到70。

建设江海转运的海港枢纽。优化利用长江岸线,整合港口资源,依托龙潭、西坝、七坝、铜井等公用港区和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疏港公路、疏港铁路,构成节点换装、多式联运、区域物流有效结合的公铁水综合集疏运体系。到2020年,海港枢纽经济区港口吞吐量达到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60万标箱。

建设总部云集的高铁枢纽。依托高铁南京南站和红花、光华地区、南部新城开发片区,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和功能开发,推进南部新城建设,构建南站国际商务商业圈,打造以总部经济和商务商贸为主导、健康休闲和文化创意为特色的绿色智慧新城区。

统筹推进枢纽经济区建设。健全枢纽设施、完善枢纽功能、拓展枢纽空间,推动枢纽优势转化为转型发展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打造枢纽经济品牌。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打造京沪、宁西、宁芜铁路经南京港与长江联运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和西坝港区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加快江海转运发展,推进与沿江港口特别是长江中上游港口合作,建设南京港江海联运基础设施,提升江海中转服务能力。加快空陆联运发展,完善禄口国际机场的空陆联运设施设备,推进以“卡车航班”为代表的多种空陆联运方式,进一步延伸国际货运航线的辐射范围和运作规模。

第三节建设“畅游南京”

发挥旅游产业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积极推动南京旅游加快实现空间上的全域覆盖、时间上的全程服务、要素上的全方位均衡,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城乡一体发展和主客和谐共享。充分利用“山水城林”的自然资源和“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题,实施集聚区引导计划,提升紫金山-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大报恩寺、总统府-梅园新村旅游区、牛首山、滨江风光带、栖霞山、汤山等一批旅游集聚区的项目建设和旅游配套水平。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主题游乐、郊野休闲、中医养生、房车露营等新型旅游产品,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佛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和品牌,强化特色,完善服务,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到202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总量达到1.5亿人次。

第四节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南京军工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引导先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渗透,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和特种车辆、新材料等军品科研生产维修领域,建设白下科技园省级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园等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推进技术良性互动,加快形成地方、军队、企业、社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信息、测绘、人防等基础设施融入国防功能,建立基础设施军民合建共用机制,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军队建设保障能力。到2020年,“民参军”企业达到120家。

第五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为重点,调存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扩有效增量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跃升。制定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实施方案,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积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国家减税清费政策,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物流成本,增强优质企业竞争力。制定化解房地产库存方案,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防范市场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改善用户体验等方式,开发引领消费时尚的概念产品、新兴服务,将消费者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建立健全适应供给模式创新的监管规则,营造更加包容的制度环境,激励市场主体供给创新。

第十章建设智慧南京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依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实现智慧服务丰富全面、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信息安全保障有力。

第一节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升级提速。发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拓宽城域网出口带宽,优化宽带网络结构和性能。持续推进“光网城市”工程,加大老旧住宅和楼宇光纤改造力度,启动实施以光纤宽带为主的“企企通”工程。加快麒麟科技创新园的国家广电骨干网江苏核心枢纽建设,适度超前建设广播电视骨干承载网。到2020年,总体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区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1000Mbps,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200Mbps,居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实施新一代无线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工程,支持运营商加快推进4G网络,积极布局5G网络,提升移动宽带速率。推动电信、广电网络运营商及相关企业在公共场所建设免费、优质、安全的无线网络。统筹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四网”融合,开展融合业务创新和合作模式创新。推进1.4G无线宽带政务专网建设,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建设计划。

加快下一代网络建设与应用。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建设,全面提升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推动互联网企业、商业网站系统及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网络与业务向下一代互联网平滑过渡。支持开展未来网络重大基础设施(CENI)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相关领域产品研发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新南京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