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充换电站300座!充电桩4万个!四川成都确定2024年充电设施建设目标

发布日期:2024/3/21 10:01:24 浏览:54

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和市域(郊)铁路成德线、成眉线,开通运营成资线。推进都市圈高快速路“优轴密网”、拥堵路段扩容,加快打通彭什沿山路等“断头路”。提质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组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设立都市圈区域协同创新专项,力争共育新型中试研发基地实现突破。提质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编制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搭建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发布制造业协作机会清单,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跨市域流转机制,推动9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同城文旅融合IP建设行动,加快建设成资协同开放走廊、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提质打造便利共享公共服务圈,实施同城便捷生活提质扩面行动,推出30项同城便捷事项和18项可感可及民生实事。实施营商环境同城化建设行动,推进241项政务事项无差别办理。提质打造联防联控联治生态环保圈,联动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协同推进跨界河湖污染整治,开展交界区域土壤污染联合监管和毗邻区域固废协同处置。提质打造安全韧性共同体,深化应急联动体系建设,一体规划布局应急基础设施、救援力量、储备基地,实现成德眉资瓶装液化石油气一体化监管。

3.聚力建好形神兼备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突出外塑形象、内强功能、引领示范,提升公园城市规建管运水平,增强“两新”“三高”示范效应。夯实功能承载增强内生动力,加快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加快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聚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绿色低碳、集约节约、安全韧性、文脉传承、智慧治理,深化24个重点片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快项目集群建设,推动基本功能扩容下沉,完成投资1400亿元以上,切实提升产业和人口承载力。深化理论创新提升示范水平,构建公园城市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集成攻坚34项改革任务,评选百个先行示范点位,组建公园城市规划研究联盟,申报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办好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会议活动。促进“三生融合”塑造大美形态,编制美丽成都建设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建设天府绿道1000公里,开工天府蓝网200公里,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0个,新启动25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扩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范围,培育生态价值转化十大示范品牌,争创2-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同时发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建强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开工建设准环对称仿星器、磁浮飞行风洞等大科学装置,建成投运国家实验室园区,加快重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出台天府实验室支持政策。夯实产业创新平台支撑,启动建设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提速打造精准医学、超高清视频、同位素及药物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争取布局国家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和工业云、信息安全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国家医学中心落地。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万亿元,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40个以上、牵头开展科技攻关100项以上。增强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效能,支持重点产业链与实验室结对合作,提质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校院企共建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建成投运上海交大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等重点校地合作平台。

2.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开展中试能力建设攻坚行动,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40个,搭建中试共享平台,组建中试服务协会,构建各具特色、行业共享的中试服务体系。增强创新平台溢出效应,依托大科学装置等策源核心,组建专业化、市场化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探索“平台 基金 公司 基地”转化模式,规划布局成果应用转化基地,加快建设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构建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推动在蓉高校技术转移学院建设,运营技术转移联盟,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化机制,建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引培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家以上,中高级职称技术经纪人突破100名。强化成果转化对接服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28条”,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200场以上、引进成果转化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创新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政策,鼓励政府类项目首购首用。

3.优化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支持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开展以任务和需求为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等创新,实行国有创投企业差异化考核,探索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机制,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强化高品质功能服务平台支撑,全面建成科创生态岛2号、3号馆,打造“地上科创生态岛 云上科创通”服务生态。面向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认证、高性能算力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开放协同共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作用和成都天使母子基金功能,强化“重产 科创”基金群招投联动,聚力投新、投早、投小、投硬,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推出企业创新积分贷,扩大科创贷规模,提升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覆盖范围,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优化完善人才“引育评用留”制度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动态调整人才分类目录,探索组建市级人才集团,探索开展人才管理授权规范试点,做好人才安居工程,引培并举构建人才发展雁阵,争创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三)精准发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1.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圈链协同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充分发挥链主项目引领作用,建立产业链细分赛道“先锋队”培育机制,实施上下游左右岸集聚攻坚工程,培育“四链”融合示范链主企业50家以上。实施企业培育攻坚行动,构建“属地 产业链”网格化服务体系,修订总部经济支持政策,推动在蓉企业做优做强。深化企业“四上”攻坚,力争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5家以上、上云企业2万家以上、规上企业80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优化构建“5 N”产业生态,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5个以上,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0项以上,遴选领军人才300人左右,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120个以上,开展产融对接活动200场以上。实施主要承载地品牌塑造工程,开展终端产品补链强链攻坚行动,打造新型显示、工业无人机、卫星互联网等“成都造”终端品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一链一策”推进基础部件、工艺、材料、软件等攻关突破,加强东部沿海产业对接,积极争取重大生产力布局。实施开发区整合优化,支持双流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推动都市工业、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2.实施制造强市建设“一号工程”。出台新型工业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工业扬长补短追赶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81个,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转型升级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力高端芯片、柔性显示、工业软件补链强链,办好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提速汽车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化,丰富封闭测试、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大力促进新能源整车品牌车型上新上量。与德阳联动共促高端能源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档升级。巩固扩大白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产业优势,联合德眉资申报省级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建设重大新药创制试点示范基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及建设材料研发制造等项目。提质打造天府动力源,加快构建以大飞机、工业无人机为核心的航空全产业链,争创高端航空航天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商业航天,开展卫星互联网生态补齐攻坚,大力推动北斗应用。推动新型材料向动力电池、先进储能、晶硅光伏延伸,联合眉山申报省级锂电新材料制造业集群。打造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意见和支持政策,推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大模型、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空天动力、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

3.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全面推进12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争取前沿医疗服务、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重点领域政策突破和权限下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机构集聚、市场提升等“七大工程”,实施金融科技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入实施“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和“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行动,新增信贷投放6500亿元、直接融资3600亿元以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价值发展,提质发展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会展博览等服务业,加快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锂电材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做强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延伸,加快发展现代商贸、医疗美容、医养康养等服务业,促进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快递配送等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社区服务功能复合、品质提升,建设5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4.促进现代都市农业提质增效。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实施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建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优做强“4 6”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一带一路”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16个千亩和100个左右百亩科技研发应用核心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做优做精“科技小院”。深化一二三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等精深加工业态,做精土特产文章,高效运营天府农业博览园、天府现代种业园,办好丰收节、农博会、科转会、种博会,建强以“天府源”为引领的农业品牌体系,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470亿元。

5.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增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功能,争取国家级算力调度中心落地,构建“超算 智算 云计算 边缘计算”算力供给网络,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加强千兆光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和融合应用,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建强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场景实验室,分级推动大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分类推动细分行业“链式”转型,完成3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个以上,争创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提质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落实国家“数据要素×”行动,建强数字软基建,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应用场景协同的数字产业生态,拓展“算力券”应用场景,推动医疗、制造、电商等领域行业大模型应用,制定科幻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深化软件名城建设,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千亿级产业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综合施策促进市场需求潜力有效释放,聚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1.聚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产业投资扩规模,深化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攻坚行动,引进重大项目380个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200个以上,健全签约注册移交项目促建机制,提高落地转化率,重大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1100亿元以上。深挖基础设施投资潜力,聚焦国家“三大工程”和政策性资金投向领域及城市建设重点方向,开展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行动,抓实城市“里子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加快推进地下管网建设、燃气管网改造、天然气“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成都SEO
  • 成都召开基层河长巡河履职工作交流培训会05-08

    来源时间为:2024-05-01近日,成都市基层河长巡河履职工作交流培训会在双流区召开,各区(市)县河长办相关人员、镇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代表等210名河……

  • 成都:新增两条重点产业链!05-08

    来源时间为:2024-05-07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聚焦8个产业生态圈……

  • 国内会否允许特斯拉FSD技术运行?外交部回应;问界M05-07

    来源时间为:2024-04-29国内会否允许特斯拉FSD技术运行?外交部回应;问界M7车祸,真相如何;黄仁勋:AI不会让工作岗位消失主理人:大家晚上好!这里是今……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