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成都高新区:以国际视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发布日期:2016/6/12 8:38:38 浏览:2001

业获得担保贷款近130亿元,发放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资金1.62亿元,有效缓解了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有力推动园区企业创新创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梯形融资模式”强调基层政府在完善金融市场、保障金融产品供给、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成都高新区成功推出了“统贷统还”和“成长贷”等制度化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统贷统还”是成都高新区和于2007年合作推出并持续至今的债权融资产品,由国家开发银行统一对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平台进行授信及发放贷款,盈创动力平台再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逐一将贷款发放给申贷企业。由于采取打捆担保的方式,银行不再对单个企业进行审核和调查,减化了审核流程,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截至今年7月底,“统贷统还”产品已累计发放担保贷款43.5亿元。

“成长贷”在“统贷统还”产品基础上又往前走了一步,大幅效降低了对企业抵押物的要求,企业反担保物主要以个人连带责任、订单、风投股权、知识产权等形式,实物资产原则上少于全部担保责任额的50,有效解决了轻资产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通过政府引导担保机构设立风险资金池,由银行对风险资金池进行8倍放大,“成长贷”可为企业提供近2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贷款若形成最终损失,由风险、担保、银行按约定比例进行风险分担。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累计为7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过2亿元。

为撬动省市资金拓宽园区企业融资渠道,今年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又与成都市经信委、、成都市中小担、高投担保联合推出“壮大贷”信贷产品,通过市、区两级政府和担保机构按1∶1∶1比例分别出资2000万元,共同构建首期6000万元风险资金池,同时引导银行对风险资金池10倍放大,授信总规模达到6亿元。该模式下,每家企业单笔最高贷款额度可达3000万元,银行和担保机构降低审核标准,反担保物包括订单、应收账款、存货、股权、知识产权、机器设备、工业园区早期土地质押等,可有效解决轻资产企业实物资产抵押物不足的困难。同时,允许企业以“借新还旧”方式续贷,缓解企业转贷资金压力。“壮大贷”有效解决了成长期企业较高的贷款需求,同时市区两级资金进行匹配,放大了财政资金使用的杠杆效应。

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成都高新区结合企业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支持要求,又创新推出了“高新创业贷”“助保贷”“科技通”等3款企业债权融资创新产品,有效助推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高新创业贷”为计划或正在创业及转型升级的微型或小型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5年期的类信用贷款,将有效填补成都高新区小微企业创业阶段的融资需求,弥补市场上针对创业期企业的市场化债券融资的产品空白。

“助保贷”引导企业互助互担,由成都高新区财政出资作为助保资金池铺底资金,省去担保公司环节,由企业按照贷款金额一定比例缴纳助保金并且提供40有效抵质押物,创新设计的“企业互助互担”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手续和成本。

“科技通”则采取完全去担保化模式,采用纯信用或知识产权质押,无需任何实物抵押物,贷款成本仅有利息一项,由成都高新区设立政府性风险补偿金资金池,引导银行按政府风险补偿金匹配相同额度的风险敞口,共同构成风险补偿金。“科技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贷款成本,优化简化了企业申请贷款的程序流程,是优化信用贷款模式的一大创新,也是当前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信用贷款产品之一。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除了创新产品,往往还需要一套完整的风险缓释机制。

“地方政府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上,不能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简单归结为银行惜贷。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只有真正把企业情况摸透了,把工作做实了,才能真正缓解银行贷款风险,银行也才乐意发放贷款,从而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企业梯度培育、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可以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提供靶子,为中小微企业和银行间嫁接桥梁。”

“成都高新区的实践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本质上是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相互之间不信任。”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在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库一池一办一会的四个一四层风险缓释机制,有效缓解银行的贷款风险,帮助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与突破。同时,加快构建成都高新区企业信用信息示范平台,着力改善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据悉,成都高新区“一库一池一办一会”四层风险缓释机制中的“一库”即企业库,由地方政府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既改善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又能够为资本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优势企业和项目。“一池”即风险分担资金池,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与银行、担保公司共同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分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银行在风险资金池的额度上,按一定放大倍数对小微企业贷款,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杠杆率。“一办”即管理办公室,由小微企业培育主管部门、担保(保险)、银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共同组建,实现贷款审批的联动机制,有效提高企业在贷款申请中的效率。“一会”即项目专家评议会,当企业库里面的创新型科技中小企业提出贷款申请后,成都高新区金融办将组织专家对企业的技术、市场、信用方面作出评价,并将专家意见提供金融机构作为决策依据。

“对于企业而言是四重贷款增信,对于银行而言则是四重风险缓释。”该负责人说,“通过建立四个一机制,成都高新区有效架起了融资企业与贷款银行间的桥梁,极大地缓解了区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我们将围绕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生产性服务业4+1主导产业体系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围绕企业梯度培育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和金融扶持体系。”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通过不断深化金融服务政策、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完善金融创新产品链,进一步实现财政扶持资金的市场化、金融化和杠杆化,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增强政策扶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使金融服务在国务院关于成都高新区三区一极的定位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保障和推动作用。”

以全球视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将全面享受包括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业通过股份转让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融资、扩大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十大政策。在此基础上,成都高新区发布三大经济支持政策,推动重点存量企业多拉快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三大政策与十大政策形成叠加优势,为成都高新区未来发展构建复合性政策优势。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紧紧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的“三区一极”战略定位,着力推进创业高新、创智高新、创新高新、先导高新、极核高新、国际高新、改革高新等“七个高新”建设,全力实施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新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示范工程等十大工程,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为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品牌和先行先试优势,成都高新区将以建设示范区战略定位和目标为总揽,增强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创业活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强化规划指导、组织保障,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创新,大力发展、新业态,积极推动创新成果扩散,加快打造一批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平台和区域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构建“统筹推进、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体系。

范毅表示,根据其他示范区的发展经验,结合成都实际,成都高新区目前正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明确建设示范区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创业发展为核心路径,以业态创新为重要模式,以国际化为主要方式,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在实施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加强招才引智,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做好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成都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全力打造超过35万平方米的高新众创空间,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引进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加强引入创新型孵化器,聚集投资路演、金融服务、培训辅导、技术转移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成为全国产业创新最活跃、高端创业资源最丰富和孵化服务能力最强的众创空间之一。打造“创业高新”品牌,持续推出“创业天府·菁蓉汇”高新创业论坛、创业、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引进飞马旅、黑马会等国内外知名赛事,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在建设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新体系方面,将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产业链的创新创业载体,加快新川创新科技园创新载体建设,完善企业孵化大市场。推进高端人才、研发机构、金融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在成都高新区集聚。完善专业技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国际交流合作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产业组织,组织和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形成国际协作创新发展新特色方面,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拓展与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经贸科技合作。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促进跨国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加快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知名研发机构,打造西部创新国际化示范基地。探索成都高新区与世界知名科技园区、各类创新高地建立战略合作,推动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中欧技术商务合作平台等在西部地区全球链接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方面,将突出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创新链关键技术、产业链关键产品为核心,强化产业与技术、产业与资本、企业与机构之间的关联配套,努力打造一批规模效应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领先、品牌企业集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3D打印,以及基于开源硬件的创客、众包等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

在打造西部地区联动发展新引擎方面,将发挥成都高新区创新首位区、高新技术产业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绵阳“中国科技城”、成德绵乐高新技术经济带的互动,深化与、、等地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探索辐射带动机制,积极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配套,加强人才输出,优化提升西部地区人才结构,鼓励科研机构与西部地区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促进技术成果在各地转化发展,推进成都高新区信息产业与其他区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辐射带动西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成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新典范方面,将改革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成果转化制度,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处置的自主权,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成果完成人、转化人的积极性。探索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西南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心。深化探索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努力打造“无费区”,优化成都高新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快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常态化转变,促进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各项制度,严把项目入口关,加强土地利用监管,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成都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