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成都7项试点成果有望复制推广

发布日期:2016/12/10 2:04:55 浏览:1664

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进入总结评估阶段

历时一年的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以下简称“内改试点工作”)已进入总结评估阶段,作为国家试点重要城市之一,四川省成都市有7项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复制推广的试点成果已上报国家商务部,今天,让我们看一下是哪七项成果。

成都试点成果一:

“职能归口,统筹发展”

的城乡一体现代流通发展体制

为适应流通现代化发展需要,成都市整合相关部门流通与服务业发展职能,将原市商务局改设市商务委,牵头负责全市流通和服务业发展,建立工作推进保障机制,形成“职能归口,统筹发展”的城乡一体现代流通发展新体制,促进了流通与服务业的发展。

一、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贸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成都市商贸流通发展职能几经整合,不断趋于集中,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能分散、交叉、配置不合理和机制缺失等问题,致使商贸流通发展中一些方面职责边界不清,工作推进力度较弱,效率不高,与现代化大市场、大流通发展不适应。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职能、完善体制、强化机制,方能有效促进商贸流通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商贸流通发展体制

将原市商务局改设为市商务委,把市发改委和市农委涉及服务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规划等相关职能划转到市商务委,由市商务委负责全市商贸流通、外经外贸工作,并牵头服务业发展。组建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归口负责全市口岸和物流发展工作。组建市博览局,归口负责全市会展业发展工作。

(二)健全商贸流通工作机制

组建以市长为组长的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重大方针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工作措施,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商务委“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将市商务委列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和市土地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直接参与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用地管理相关问题的议决。将商贸流通、外经外贸及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考核各区(市)县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的目标管理内容。同时,建立人大、政协和市民代表通气通报会制度。

(三)强化商贸流通产业职能

根据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需要,调整充实了市商务委内设机构职能,设立了农村市场处、社区服务处、流通产业处、电子商务处,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职能职责,加大了产业促进力度。

三、初步成效

通过创新“职能归口,统筹发展”的城乡一体流通发展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了职能,明确了职责,加大了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核心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了商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加快了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保障了城乡市场的均衡发展。今年1-9月,成都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00.4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7亿元,增长10.1;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422.6亿元,增长40.1;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普及率达80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任务。

成都试点成果二:

“三局合一、三级贯通”的城乡一体市场监管体制

为深化城乡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提高监管效能,成都市整合区(市)县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机构、职能和队伍,建立统一的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增强乡(镇)、村两级监管(协管)力量,形成“三局合一、三级贯通”的城乡一体市场监管体制。

一、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商贸流通市场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力度不断加大,在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监管部门较多,仍然存在职责交叉、多头监管,权责不明、互相推诿,监管效率不高,基层人员配备不足、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三局合一、三级贯通”城乡流通市场监管体制

按照“重心下移、以块为主”原则,将区(市)县工商、质监、食药监机构由市垂直管理调整为区(市)县属地管理。19个区(市)县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大部制改革。一是推行“三局合一”,统一监管。整合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统一组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集中履行流通领域审批、监督管理职责,形成了一条龙的监管合力。二是推行“三级贯通”,下沉职能。在乡镇(街道)整合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组建市场监督管理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村(社区)配备市场监管协管员,主要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由此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贯通”的市场监管体系,

(二)建立“四到位、五统一”工作机制

为确保整合后的市场监管体制高效运行,成都市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四到位”的人员保障机制。采取统筹调配到位、工作联动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和从严管理到位“四到位”措施,打造结构合理、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复合型市场监管干部队伍。二是完善“五统一”的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监督管理程序、统一审批服务流程、统一监督检查方式、统一投诉举报平台和统一企业信用平台“五统一”工作机制,力促“三局合一”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充分发挥整合优势,高效履行监管职能。

三、初步成效

(一)行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19个区(市)县共精简局级领导职数55.9,减少内设科室14.9。将工商监管人员向食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调配,整合了质监、食药监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节约了行政成本。

(二)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通过优化审批服务机制,减少了环节,规范了流程,提高了行政效能,切实方便了办事群众和企业。郫县打破原3个监管部门串联式审批的“长链条”,实现了“一站式”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以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为例,过去需多次往返3个部门,至少要7个工作日,现在由1个部门办理,最多3个工作日。

(三)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按照“精机关、强基层”的原则,强化了基层监管力量,19个区(市)县派驻乡镇(街道)市场和质量监管所人员增加21.6,一线执法和基层所人员占比达68.3,实现了市场监管城乡一体全覆盖。同时,市场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2015年,作为试点区县的郫县巡查工业产品生产企业255家、389次,同比增长67.6和45。县级定期监督检验增加到374批次,同比增长310。经对有的试点县成效测评,社会满意度达98以上。

成都试点成果三: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一体

流通等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为深化城乡流通等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高执法效能,成都市探索创新“全领域综合执法”和“重点领域综合执法”体制,增强乡镇执法力量,实现流通等综合行政执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厘清执法与监管职责,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为商贸流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商贸流通等综合行政执法涉及部门众多,是典型的“九龙治水”,执法边界不清、重复执法、交叉执法、执法缺位、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还存在城乡执法力量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地区执法力量薄弱、城乡执法衔接不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构建“全领域综合执法”体制

一是执法机构“一体化”。彭州市整合除公安以外的市场监管、商务等25个行政部门执法职能和行政执法队伍,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集中统一执法,实现“横向到边,一支队伍管执法”。在乡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实现“纵向到底”,行政执法城乡全覆盖。

二是执法规制“两统一”。统一执法规范,出台《综合行政执法协作管理规定》,建立了统一的案件线索受理、案件管理、案件审理以及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推进统一的“两法衔接”制度,由综合执法局负责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三是执法信息“三公开”。在综合行政大厅公开全市行政处罚事项、依据、标准、程序以及投诉举报受理电话等;通过监控摄像和执法仪,公开执法人员办案过程;依法公开综合行政执法目录。

四是执法过程“四到位”。建立案件线索登记管理制度,推动案件查处到位;建立案件调查权与处罚权分离机制和案件审理监督机制,执法人员只负责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取证,案件审理部门依法提出处罚意见,推动执法风险预防到位;统一调配不同领域的执法人员,推动执法力量弥补到位;建立案件会审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推动行政执法提前监督到位。

五是执法职能“五集中”。综合执法局负责集中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专项活动,集中受理投诉举报,实现举报线索的内部流转,集中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实行跨领域综合执法,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并将行政罚没交由行政处罚缴费窗口统一负责,集中收缴。

(2)探索构建“重点领域综合执法”体制

一是整合队伍。整合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国土管理、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水务、卫计等涉及9个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职责,由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同时,整合相关的8支行政执法队伍,并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的原则,相应编制和人员一并划转至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二是重心下移。强化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在乡镇(街道)派驻综合执法中队,并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中队基础上探索建立乡镇行政执法联动中心,并在村(社区)建立行政执法联动站,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全面综合行政执法机制。

三是厘清边界。通过建立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巡查清单),强化各职能部门行政监管和综合执法部门执法巡查等职责,建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厘清行政管理职能与行政执法职责边界,建立健全综合执法部门与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

四是完善机制。建立健全以日常巡查为主的违法行为发现处置机制,变事后执法为预防执法。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重点加强综合执法机构内部监督和政府法制部门执法监督,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五是提升效率。搭建综合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完善日常巡查终端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 综合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三、初步成效

(一)执法资源充分整合

彭州市建立全领域综合执法体制后,全市执法人员从428人减少到223人,变17支执法队伍为1支,集中行使5145

[1] [2] [3]  下一页

最新成都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