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成都:坚持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布日期:2016/7/31 4:24:30 浏览:1091

转变;市内对外重要交通枢纽均有2条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相连。

中心城区“加速加密成网”——在原规划18条线路、413公里线网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了加密、重组和优化,重点强化了贯穿市中心的地铁快线,加密了城北区域线网,形成23条线路、总里程约638公里的“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新增里程约225公里,线网密度约1.30公里/平方公里。

成都天府新区“核心成网”——在天府新区规划形成22条线路、总规模达56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其中核心区内线路16条、线网里程约243公里、线网密度约1.22公里/平方公里,形成“矩形加方格网”线网结构。

【进程】

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加快建设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目前规划的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约9万平方米的深基坑里,搭建起了成片的脚手架,9台塔吊也矗立于工地之上不停忙碌。

该交通枢纽所在的1号线三期也在全面加快建设中。“地铁1号线三期南连天府新区,北段根据未来规划,最远有望从赖家店衔接大丰片区,最终将形成40多公里的南北走廊。目前工程分为南段、北段及支线段,包括13个车站和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其中7个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四级公交体系保证市民出行

每天,有1.2万辆公交车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保证着市民最基本的出行需求。近年来,我市在绿色出行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关注慢行交通,已经形成了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社区巴士等为主的快、干、微、支四级公交体系。

目前,我市已规划“环 放射”形快速公交线网。其中的“环”指二环路;放射性道路将依托“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规划,结合建设进程予以确定。此外,常规公交也将进一步提升优化,配置车辆将由目前的1.2万辆增加到未来的1.5万辆。在此基础上,我市正研究《关于进一步促进常规公交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点位】

二环快速公交密度全国之最

2013年5月31日,二环快速公交开始试运行,成都公交步入快速时代。快速公交不仅能与常规公交享受2小时内免费换乘的待遇,还能和地铁进行非常方便的换乘。

二环快速公交配备了232台18米大容量公交车,为成都配车数量最多的公交线路;早高峰平均40秒一班,最密集时段25秒一班,为全国之最。此外,今年成都公交集团还将进一步优化快速公交发车模式,在每日的早晚高峰投入15台放空车,直接投放到客流量大的站点来疏散乘客,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

智慧城市

今年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60个

目前,我市已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编制工作,项目库总计130个项目,总投资554亿元。其中2016年计划实施项目60个,总投资100亿元。具体项目包括:在旧城区启动89个易淹区改造项目和黑臭水体整治;每区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两处老旧院落改造、两条中小街道维护改造项目;重点实施中环路人行道示范工程;启动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进环城生态区海绵体建设;在天府新区及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我市已成功申报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按照规划,我市综合管廊将分为干线和支线两种,其中中心城区将有望形成“一环、十射、多片”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一环”指三环路干线综合管廊;“十射”指结合主干道、快速路等道路改扩建项目同步规划的10条干线综合管廊;“多片”指在火车北站、北改片区、东村片区、中和新川片区等11个城市重要功能区布置支线综合管廊。天府新区则规划形成“四横三纵九片”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

【点位】

中环路的“海绵人行道”

中环路人行道,与成都市任何一条人行道都不一样,“玄机”暗藏在地砖之下——由碎石组成、厚达60厘米的海绵结构,这个结构比普通的人行道下层增加了20-30的储水能力。“假如遭遇大暴雨,人行道下面还设置有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的雨水收集管道,多余的雨水就会顺着管道排到市政管网中。”据介绍,预计明年9月完工的中环路人行道,将成为我市首条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人行道。

而随着地铁7号线的完工,预计到2017年底整个中环路将完成42公里的整治,“42公里长的城市道路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打造,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市建委城建处处长陈顺治表示。

10年后

我市森林覆盖率超41

根据《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到2025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体系建设向融合发展的深化,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同时,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规划》更是明确了具体指标:到2025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

《规划》明确,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锁定三大总体定位:建设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在西部率先解决好平稳增长和加快转型的关系,引领西部地区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全面、系统构建现代新型人、水和谐关系;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同时,《规划》明确了优化全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生态文明社会风尚、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进程】

4个污水处理厂扩能完成

日前,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如期实现通水运行。工程完成后,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提升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不计总氮)。如果按照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来算,现在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以处理超过半个锦城湖容量的污水。

“项目的竣工通水将极大缓解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同时也将为成都市水环境质量提高、中水回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都日报记者胡清袁弘李霞田程晨王琳黎徐璨李颖实习记者缪梦羽)

上一页  [1] [2] 

最新成都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