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深圳盐田政府在线

发布日期:2018/1/13 7:02:47 浏览:1670

普通学校胜任特殊教育的骨干教师。

5.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展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不断提高残障儿童教育、康复水平,促进残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融合,关爱残障学生心灵成长。

(七)健全终身教育机制体系。

1.完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加强终身教育统筹管理,切实落实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区和家庭的终身教育职责。健全终身教育激励机制,将全民终身教育列入街道、社区工作年度考核。

2.构建立体化终身教育网络。依托沙头角广播电视大学办好“盐田区社区教育学院”,依托街道办事处办好“盐田区社区教育学院街道分院”,实施社区教育三级管理架构。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引进一批新的成人教育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鼓励企业开办“企业大学”,扶持中兴通讯学院、东部华侨城旅游学院、华大基因研究院等结合产业需求,开办符合盐田产业特色的职业培训。适时开发建设“盐田区社区教育平台系统”,发展居民远程、在线教育。

3.开发和开放终身教育资源。加大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完善“10分钟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完成“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24小时书吧、社区书吧建设,逐步扩大区、街道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范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向市民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鼓励行业、企事业培训中心和民办教育机构为市民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开展老人、成人、学生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加快学习型社区创建和学习型城区建设。

4.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新盐田,好市民”为主题深入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行动,培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国际礼仪文明时尚、争当文明守法的现代市民。利用教育云平台建设家庭教育网,促进家庭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心灵关爱进社区进家庭,整合企业、社会、公益部门家庭教育力量,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家庭综合素养培养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

(八)提升教育现代治理水平。

1.转变教育治理方式。构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推动建立政府评价、学校自主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

2.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2016年全面完成中小学学校章程建设,以学校章程为依据,制订学校新的发展规划,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扩大学校民主管理。

3.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建立学校管理质量标准,探索中小学、幼儿园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学校办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健全教育法治环境。区政府及各部门认真落实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区教育局完善重大教育决策咨询制度,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教育局和学校全面推行权责清单管理,严格执行议事决策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第三方机构评价和社会监督机制。建设普法教育基地,加强师生普法教育,中小学全面开展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

5.优化教育督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建设,成立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强化督导队伍建设,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督导,优化督导队伍结构。创新教育督导模式,构建和完善责任区督学工作的制度和网络体系,创建“全国中小学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创新区”。继续引入第三方开展教育督导评估,定期开展教育满意度调查。落实教育管办评分离,围绕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定期对学校之间、学科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推进区域内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建立教育督导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平台。建立学校自评自诊和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健全督导和评估监测的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强化教育督导结果在教育资源配置、评优评先和干部任用等方面的运用。

(九)强化队伍德能双优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教育、监督、激励机制。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通过课时和日常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除职业倦怠。强化师德平时考评,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评先评优的首要内容,表彰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典型,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干部遴选机制,严格按岗位需要配备管理干部。依法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任期制和定期交流制度,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联合相关高校开展中小学校长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构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培养支持体系。实施教育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支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业务精深、创新进取的学校管理人才队伍。

3.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加强名师培养、评选、考核和管理,每两年评选一次区级名优骨干教师。通过择优引进、海外研修、在职深造、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市级以上名校长3-5人,市级以上名教师25-30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40-50人。建设20个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发挥区名师工作室平台作用,将每个名师工作室都办成名师培养培训中心。

4.改进师资配置方式。适应课程改革、高考改革、二孩生育政策调整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全区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确保各校师资数量、质量基本均衡和学科配套。坚持实施“梧桐青苗”计划,畅顺绿色通道。改进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办法,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改进临聘教师管理,鼓励中小学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课程。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探索实施教师“区管校用”管理新机制。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建立“继续教育日+继续教育周+个人选课学习+其他学习和经历或学术性活动”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改进继续教育内容,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将经典阅读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围。改进继续教育学时认定标准,支持教师利用个人博客、网站、微信、QQ等交流平台开展教学交流、阅读等活动,并折算为继续教育学分。加强校本、区本研修,继续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教育管理高级研修班、专家型名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和专任教师培训班,继续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培训。通过引入实习生顶岗等形式,为教师脱产研修提升提供条件。

6.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实施教师职称评聘合一,评聘权限下放给学校,引入同行评价机制,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继续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7.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在提高教师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上“两手抓”,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宣传教师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优秀事迹,增强教师职业成长成就感、幸福感。认真解决教师的上班交通、在校就餐、住房周转及住房办证等实际问题;开展“绿色办公室”、“文明科组”等创建评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教师活动室、健身房;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组织开展体育竞技、体验拓展、才艺展示等活动。将对教师的关心延伸到家庭,尽可能为教师解决家庭实际困难。

(十)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

1.制订提升计划。更新人才培养质量观,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制订区提升学生素养行动计划,将提升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等素养指标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

2.优化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研究,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层次递进、评估科学、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重养成、重实践,幼小中依次推进和有序衔接的课程及教材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爱国意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加强法制教育、廉洁教育、绿色环境教育、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素质和低碳生活、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德育实践途径和方法,强化全员育人,实施教育教学全程育德。积极推进“一校一品”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显性及隐性作用。加强“三结合”教育,形成全区中小幼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德育工作格局。

3.深化课程改革。围绕学生“八大素养”培养,完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素养评价、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堂教学评价、基于过程的真实性评价。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数字化学习,创设学习情境,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经历,形成基于学生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模式。

4.强化艺体教育。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使每位学生都培养1-2项艺术爱好,掌握1门以上艺术技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强化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校园长跑等活动,发挥滨海浴场、区游泳馆及学校、社区游泳场地资源优势,在初中学校全面开设游泳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掌握包括游泳在内的2项以上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指数有效提升,近视率逐步下降。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打造一批足球特色学校。加强中小学特色体育项目衔接,保障训练成果有效延伸和学生特长持续发展。

5.普及创客教育。将创客课程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鼓励学校独立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创客课程,支持学校根据需要向专业社会化机构购买或委托开发创客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创客教育环境,三年内实现学校创客工作室全覆盖,为具有创新兴趣和潜质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造空间。重视学校创客教育师资建设,将创客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探索教师“名企进修”、企业精英兼职学校创客教育导师机制。开展创客教育促进活动,每年举办全区中小学生科技节、创客周。

6.丰富校外教育。更好发挥关工委、义工联等社会组织作用,继续落实好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充分利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盐田港、创意港、华大基因、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等校外资源,促进其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为学生搭建实践、体验平台。利用社区资源构建“社会大课堂”、社区“四点半学校”、学校“四点半活动”等形式,实施中小学德育、科技、体育、艺术统一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品德、身心、审美、创新、生活等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

7.促进心理健康。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配齐具有职业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设立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推出一批示范辅导室。

8.改进教育评价。坚持“评价常规化、评价多元化、评价促发展”的基本理念,构建具有盐田区特色的激励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综合素养电子成长档案。制订《盐田区中小学(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考核方案》,形成素质教育导向机制。

(十一)推动教育科研强师兴教。

1.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完善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教科研人才梯队结构。建立教科研人员聘任及解聘机制,确保教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2.建立“教育科研特聘专家”制度。采用招聘、聘请等方式,引进一批国内教育科研名家,设立若干个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引领提升辖区教育科研水平。

3.完善校本教育科研机制。深入实施“教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发挥区教育科研中心引领指导作用,发挥学校、学科组主体作用,将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学生发展研究、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研究化、研究课堂化、学习有效化”,形成全区学校重点课题项目引领下自主运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校本科研格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深圳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