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市域城镇体系构建以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格局

发布日期:2016/7/24 2:54:09 浏览:414

关键词

双核共兴、一城多市

成都“构建”

●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城市发展格局

●重点推进建设1个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以及68个小城镇

成都“转变”

●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

●从市内农业人口转移为主,向市内和市外人口共同聚集转变

●从中心城区单核集中,向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全域统筹转变

核心提要

“重点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格局。”——摘自7月11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这是古代成都的格局。随着当今成都深入实施城建攻坚行动,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明日的成都,将是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城镇形态格局。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5年11月,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按照目标,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城镇形态格局,城镇化率达到77,常住人口规模约1650万人。

如今的成都,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把城市的功能做强、环境做美、品质做优,为经济发展拓宽空间、搭好平台。抓好新型城镇化、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快速路网体系、北城等旧城改造更新、环城生态区等九大城建攻坚工程正在齐头并进。

成都摒弃“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和“城市群”的主体形态,将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大城小镇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交融的城镇群,形成网络化城市群。

同时,成都将推进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布局,强化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卫星城、区域中心城扩散,提高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发展品质,增强人口承载力。形成中心城区、天府新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卫星城和小城市10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双核共兴8个卫星城众星拱月

《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中的“1个特大中心城”由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和中心城区双核构成。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天府新区,意味着天府新区正式跻身“国家队”,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片区规划范围为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2。“集约高效、绿色低碳”被视为新区产业的核心定位,与之相吻合的是轻资产运作、低能耗、高智力支撑、高比较效益的新兴经济。

根据规划,龙泉驿、新都、青白江、温江、双流、郫县、新津、都江堰8个卫星城将“独立成市”。环绕着由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组成的双核,8个卫星城将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8座卫星城将达到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相对独立的要求,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压力。

《规划》明确要求:在卫星城,步行10分钟可以享受公共服务,可以抵达公园、也可以到达公共交通站。同时,需新建或扩建的医院、学校和大型文体设施将积极引导向卫星城布局,卫星城的文化、体育设施和主题公园、城市绿地等建设规模也将扩大。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形成的双核与卫星城之间,将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成都正在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成都将以城市中轴线为发展主轴,以成龙走廊、成青金走廊、成灌走廊、成温邛走廊、成新走廊和南部走廊为纽带,加快构建轴线支撑、走廊展开的“一轴双核六走廊”城镇空间格局。

成都晚报记者汪兰

短评

最新成都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