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行业资讯 > 正文

昆工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3/8/16 9:22:25 浏览:122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迭代研发战略机制,持续在新能源电化学储能产业链进行研发布局,以低碳、节能、环保的电化学储能新材料的产业化应用研究为主攻方向,依托“产学研”有机融合搭建的绿色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平台为载体,围绕导电高分子超级电容器、富锂锰基锂离子储能电池等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开展新型能源储能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驱体稳定化制备研究及中试放大研究为主,顺利完成前驱体单批次放大7.2kg工艺研究及成套装备试制,产品批次性能稳定。同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储能材料和导电高分子超级电容器储能材料研究方面,成功开发锌负极的保护层材料以及系列聚苯胺复合储能材料。二)行业情况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电化学冶金用电极材料及电极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版)》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35)”中的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351),细分行业为C3516冶金专用设备制造。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属于有色金属产业链,公司采购原材料主要为铅、铝、铜、锡、银等金属,通过合金熔炼、铸锭、压延和焊接等生产工艺制作形成各类不同合金比例的阴、阳极板,进而销售给下游锌、铜、锰等金属的冶炼企业。

公司生产的电极材料及产品是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解/电积工艺环节核心部件,对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解/电积环节的节能降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解/电积工艺环节的能耗占整个有色金属冶金企业能耗的70以上。

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各国纷纷发布了碳减排目标。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军工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有色金属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相关产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

一、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产业规模大、用电结构依赖火电、减碳技术缺乏革命性突破、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碳减排仍面临挑战。因此,有色金属产业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二、行业受上下游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上游是各种原材料如铅及银、铜、铝、锡、不锈钢等金属、型材等行业,行业上游各种原料的价格、品质对公司产品的价格、质量影响大。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受到其各自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及市场短期投资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影响公司产品价格。

公司所处行业下游是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等行业,公司产品是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工业的配套产品,对于生产技术及生产安全与产品稳定性要求较高,其产品性能必须满足有色湿法冶金工业的需要,其市场需求与有色金属湿法冶金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变化影响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因此公司所处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行业市场表现方面,冶金设备制造行业本身属于技术、资金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大部分占用资金量较大,由此形成了以大型集团化企业自主配套生产,国际厂商和民营企业同时竞争的多层次的竞争格局。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新基建、电子、军工等战略新兴行业处在国家大力培育和快速发展期,有色金属冶金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冶金专用设备制造商市场空间广阔。受供给侧、需求侧结构性持续改革和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升级,有色金属冶金行业持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配套产品、专用设备的性能与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倒逼冶金装备制造厂商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因此,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具有市场、技术和规模优势的制造厂商有能力适应这种变化,积极抓住机会,完善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冶金设备制造业通过技术的加持将迎来一定的市场发展机遇。在此趋势下,我国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极材料及产品优胜劣汰速度将加快,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优质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三、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全球能源危机爆发,抬高金属行业的冶炼成本,导致海外各企业开始减产。各国的“3060”碳排放政策对于传统能源使用的干预,经济的结构性复苏以及俄乌矛盾对进出口的影响,各国能源供需失衡抬高了能源价格,因而国外的冶炼成本快速增加而中国因矿产资源丰富从中受益。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各公司加大产能投放,抢占市场。

2022年以来,国际经济复苏压力加大,但国内经济的总体格局持续稳定,随着国内终端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逐渐改善,有色金属工业预计需求稳定。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截至202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镍、锑、汞、镁、钛)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2020年二季度以来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有色金属价格阶段性回升,效益降幅收窄,行业信心有所提振,2022年全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为6,774.30万吨,同比增长4.30;大宗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呈区间震荡态势,其中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67470元/吨、20006元/吨、15260元/吨、25154元/吨,同比涨幅为-1.5、5.6、0.1、11.4;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2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2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增速加快10.4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9.4个百分点。综合看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铜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子、空调和交通运输领域,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铜资源和铜材供求矛盾将不断加剧,中研网预计2022年至2030年之间,预计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累计缺口将达到5,000万吨。2009年以来全球锌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水平总体保持相对平稳,全球精炼锌的产量和消耗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3和2.01。锌广泛应用于基建、汽车、电子等行业,产量和消费量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全球精炼锌的消耗量在2016-2019年、2021年均高于生产量,精炼锌的供需缺口长期存在,锌冶炼产业总体产量有望继续呈现增长趋势。阴阳极板目前已经广泛用在铜、锌、锰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和提纯过程中。随着全球高品位金属矿资源日益减少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电化学冶炼技术因其反应速度快、有价金属浸出率高、复杂矿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处理低品位矿、复杂共生矿和二次物料的处理方面极具优势,未来在冶金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运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作为电化学冶炼工艺的核心部件,冶金电极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电化学冶金用节能电极新材料业务的企业之一,深耕行业多年,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研发优势、产品品类齐全优势,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产品、技术和服务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市场美誉度。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冶金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资企业组团出海,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纷纷出海寻求资源和合作,作为配套生产的冶金专用设备行业随之也探寻向外拓展,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公司凭借着行业沉淀多年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将产品推广应用至海外冶炼项目。

随着主要有色金属景气度和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冶金电极行业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再攀高峰。

储能产业—公司开展的新业务领域

近年来,在各国碳减排目标引领下,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陆续高速增长。储能系统作为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必备手段,在其安全性、经济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支持储能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各类商业模式持续改善,储能标准加快创制,为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2022年储能产业发展特征和态势:

一、新增能量装机突破15GWh,百兆瓦级项目成常态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功率规模首次突破6GW,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GWh,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过180。单个项目规模与以往相比,大幅提升,百兆瓦级项目成为常态,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了并网运行,5倍于去年同期数量,而规划在建中的百兆瓦级项目数更是达到400余个,其中包括7个吉瓦级项目,规模最大的为青海格尔木东出口共享储能项目,储能规模2.7GW/5.4GWh。国内2022年单年新增规划在建的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达到101.8GW/259.2GWh,并且大部分项目都将在近1-2年内完工并网,这些规模数字已远超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置的2025年实现30GW装机的目标。CNESA预计“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将持续高速发展,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5-70,市场规模将会屡创新高。

二、十省落实规划目标,有力推动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落地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陕西、山东、浙江、河北、四川成都、安徽、广西、湖南、青海、河南等十省市先后布局新型储能示范项目216个,规模合计22.2GW/53.8GWh。其中安徽规划新型储能功率规模居各省市之首,达5.1GW;河北储能容量规模最大,达15.1GWh。已发布的储能示范项目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项目以独立储能或集中共享储能项目为主,功率规模占比高达92,百兆瓦级以上项目达148个,总规模达20.0GW/47.4GWh;二是技术路线丰富,涵盖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飞轮、熔盐储热、氢能、以及两种以上用于满足电网多重需求的混合技术组合也得到探索示范。三是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项目投资建设主体既包括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合新能源、三峡新能源、中广核等央国企,也包括()、远景能源等民营企业。

三、政策持续加力,市场机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2022年,国家及地方出台储能直接相关政策约600余项,主要集中在储能规划、实施方案、市场机制、技术研发、安全规范等领域。2022年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对新型储能发展的重点任务、目标和实施路径进行部署。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从市场机制、调用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对储能发展方向进行了指导,并首次定义了独立储能的概念,同时明确向电网送电的独立储能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该项政策发布后,加快了各地推动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的进程,拓展了储能商业模式,推动了储能市场化进程。2022年,国家和各地方共发布市场规则相关的政策85项,市场机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开启了新的篇章。山东省新型储能首次参与现货市场,独立储能可以通过现货套利、容量租赁、容量电价补偿获得收益;甘肃省建立了首个新型储能参与的调峰容量市场,通过容量补偿实现灵活性调节资源固定成本的有效疏导,独立储能可以通过参与现货市场、调峰容量市场、调频市场获得多重收益;南方、西北、华北、华东等区域修订了新版“两个细则”,再次明确新型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并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行业资讯
  • 欧洲建筑留学申请时间多久?欧洲建筑留学大学院校推05-08

    来源时间为:2024-05-06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选择留学学习更高深知识的人士已经屡见不鲜了,那么,关于欧洲建筑留学申请时间多久这个问题是怎么样的,让我……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介绍05-08

    来源时间为:2024-05-06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艺术生都选择在国外院校继续深造,美国艺术留学的学生日渐递增,面对美国那么多的世界艺术名校,你该如何选择?下面……

  • 日本东京工艺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05-06

    来源时间为:2024-05-04同学们您是否也想知道日本东京工艺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呢?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话不多说……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