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11月16-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将就行业内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据了解,本次年会期间将举行第六、七届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第六届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制冷学报》编委会议、《制冷技术》编委会议、“小型制冷机低温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低温生物医学组)”会议、首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创新成果交流展示会。
讨论内容主要结合当前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及制冷空调行业现状,探讨在“一带一路”、“互联网 ”、“全民创新”等新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制冷空调行业将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制冷空调行业如何走出国门,向外拓展业务?互联网与制冷空调产业如何融合,互相促进?传统产业如何升级,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热点专题研讨会主要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各研讨会时间为2个小时。会上将特邀各专题热点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作报告,研讨会提供充裕时间供现场交流、互动。包括“变频热泵空调器APF多工况协同增效技术”、“能效“领跑者”制度下的冰箱/冷柜技术”、“家用空调器热舒适性研究”等专题研讨会。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的血液。自从人类有了合成制冷剂之后,制冷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但也导致诸如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效应等环境问题,传统合成制冷剂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最新出版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冷空调热泵技术选择委员会撰写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014评估报告”以及最近在日本横滨召开的国际制冷学会第24届国际制冷大会的有关学术报告,总结制冷剂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不同类型制冷装置采用不同制冷剂的现状,新型低碳制冷剂的热物性、传热特性、安全性,新型低碳制冷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未来制冷剂替代可能的趋势等。
报告在分析了国内高大空间类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为降低建筑空调能耗和室内提高热舒适性,在工程应用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设计理念和适宜性关键技术。报告通过对关键技术的分析、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大量的运行实测数据,证明应用技术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报告为高大空间实施少投入、低能耗以及高舒适的设计和项目,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研发出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将天然气供热供电锅炉、直燃机、工业锅炉/窑等排烟温度降到25~50℃,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烟气冷凝水资源化再利用,减少氮氧化物等和雾气排放。节能、节水、减排、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余热深度回收、梯级高效利用和友好排放。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以最新技术发展数据调研为依据,随着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电网的输电效率的提高,给出热泵节能新结论:如果发电厂建设在城市附近,与同城市的燃煤锅炉相比,热泵的COP大于1.94就可以节约一次能源;如果发电厂建在一千公里之外的煤矿附近,与同城市的燃煤锅炉相比,热泵的COP大于1.72就可以节约一次能源。同时,各种类型热泵产品的COP也有大幅度提升,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122,是考虑煤炭运输损失的普通锅炉一次能源效率60的2.04倍。现代电厂的排放可以达到高的标准,所以热泵是我国重要的替代燃煤、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重要技术。
作者团队针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与高效能源系统开展了研发和工程示范,并结合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实践,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数据。包括太阳能集热、储热技术及其在热水、空调和采暖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地源和水源热泵的实践,空气源热泵高效供暖研究和示范,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基于小温差末端的新型空调系统,分布式微网能源系统,智能家居及能耗计量应用等。根据研究实践与测试分析,本文给出了各类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由于无需动力、免维护和安全可靠,相变控温在特殊环境温度控制领域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以矿井避难硐室为例,分析了特殊环境相变控温的可行性和技术难点,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相变单元的传热特性与强化、相变储能系统与环境的耦合作用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并对特殊环境相变控温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R290、R32等可燃性制冷剂应用的法律障碍——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可燃性制冷剂的限制;国际上有关安全应用可燃性制冷剂的标准化进展(各国安全标准与ISO标准对比;ISO标准的基本内容;ISO标准的主要进展);我国最新安全标准介绍(新旧版本安全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时与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协调;标准范围的探讨;与国际标准对比,增加的几个关键性条款说明);其他国家对可燃性制冷剂使用的安全性评估情况。
文献和我们的实测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且具有“内忧外患”、污染成分复杂、浓度高、影响人群大的特点。这些问题比发达国家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更为复杂和严重,造成的健康危害还不很清晰,值得认真调研;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困难所在和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最后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Themainissuesinmodernrefrigerationarecosteffectiveness,compactness,reliabilityandenvironmentalfriendliness(highefficiencyandgreen,lowGWPrefrigerantsbothtoreducecarbondioxideequivalentemission).Allthererequestarerelatedandrequireholisticapproach:useofenvironmentallyfriendlyfluids(refrigerantsandlubricants)inlightweight,compact,lowchargedheatexchangerswithefficientcompressors……我国制冷空调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1)创新思维和理念、搭上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顺风船;(2)要有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3)关注并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4)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5)能量管理技术研究;(6)新形势下培养创新青年人才。
——王浚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科学若干前沿技术包括:1)环境控制技术;(2)飞行器热控制技术;(3)飞行器能量管理技术。
——王浚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低温工程研究方向存在共性问题:
(1)提高低温制冷的效率、可靠性和降低成本,减少尺寸。(2)解决低温制冷系统的漏冷问题、绝热问题、降低能耗,在辐射、热导、真空、材料和结构上下功夫。(3)各种类型制冷机需用压缩机。
——周远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方向包括:1)科学大工程用的大功率超流氦系统和装置(2)微型无磁低振动制冷机2.0K—4.2K——量子通讯、太赫兹(高低温超导弱电子器件)所需的冷源。
——周远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我们同时呼吁国际传热界与制冷界:在发表文章的同时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以减少他人在对比时从图线读取数据而额外引入误差!
——陶文铨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制冷设备中的传热介质空气,水及制冷剂,针对不同的场合,均可能成为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环节,可靠传热关联式的建立及过程强化是研究主题。制冷系统和设备未来发展方向:
1.空气侧传热的强化。2.内螺纹管内水的单相对流传热。3.液膜对高效传热管外凝结传热的影响。4.小管径强化管管内蒸发与凝结换热。5.降膜蒸发换热。6.凝结与蒸发均适用的强化传热管。
——陶文铨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时间演讲人职务演讲主题备注主题报告11月17日上、下午
陈光明
浙江大学教授低碳制冷剂研究最新进展
周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大空间低能耗设计及理念
王随林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技术与应用
马一太天津大学教授热泵是可再生能源的开采技术
王如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的实践与评价
袁艳平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特殊环境相变控温技术及应用
张明圣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可燃性制冷剂应用及制冷系统安全标准进展
张寅平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教授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问题特点和对策浅析Prof.PegaHrnjak
UniversityofIllinois
Towardsefficient,costeffectiveandenvironmentallysoundrefrigeration
院士圆桌论坛
(1个小时)
周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低温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及难点王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人机环境技术发展方向及难点陶文铨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冷系统和设备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及难点热点专题研讨会
11月18日/19日
主席:
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龚毅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张华教授。
“强化换热技术”专题研讨会
龚毅刘旭吴学红丁昌朱有健张文慧郑州轻工业学院
内翅板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及优化研究(CAR009)
………………
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刘金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国远教授。
“吸收、吸附式制冷”专题研讨会
李凯明孙晗党超镔马国远北京工业大学添加醇类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深度溴化锂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CAR038)
………………
主席:西南交通大学袁艳平教授,重庆大学肖益民教授,重庆大学肖益民教授,
“系统节能优化”专题研讨会
王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空气源热泵的节能运行与优化控制(特邀)
………………
主席:
清华大学石文星教授
“多联机技术”专题研讨会
赵德印张旭钟鸣同济大学基于AR模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