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4-26
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昨日,我市举行2024年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发布了深圳市2023年知识产权白皮书、知识产权十大事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及知识产权数据统计分析报告。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知识产权多项指标国内领先,PCT(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进行国际专利申请)国际专利申请量20连冠。
据介绍,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生态体系,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获评优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两项考核蝉联全国第一,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指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深圳知识产权多项指标国内领先。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23.51万件,商标注册量24.97万件,居全国第一;每亿元GDP专利产出量6.79件,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8.36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3倍;每平方公里发明专利拥有量150.38件,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9万件,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持续领跑全国。同时,深圳为企业出海“护航”,海外知识产权布局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美欧日韩专利公开量、专利授权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均排名第一。
会上,福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5个区获颁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特色项目任务书。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团市委正式启动知识产权志愿者“知助”行动。
深圳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十大事件
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昨天,2024年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正式发布“2023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十大事件”。该十大事件综合展示深圳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优势和成效,分别是:
一深圳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
2023年,深圳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印发《深圳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7方面21项任务60项举措,到2025年建成综合治理典范区、全链条保护样板区、创新要素集聚区、跨境合作先行区等“四区引领”的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二“商业秘密规范保护”入选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2023年,深圳发布《商业秘密刑事保护体系合规建设指引(试行)》,“商业秘密规范保护”入选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三深圳市首批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2023年,深圳在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发布全省首个地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集中公开6大类33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引。
四深港协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
2023年,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和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的十六条措施》,助力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五深圳市首次开展专利行政确权与司法侵权高效协同审理
2023年,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积极探索,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在深圳首次开展专利行政确权与司法侵权高效协同审理。
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首宗企业征信数据平台违反数据质量保证义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在原告诉被告经营的企业征信平台发布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并造成原告数据权益损害的二审案件中,市中级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判令被告修正平台信息、刊登声明并赔偿原告合理维权开支。
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小米派系列商标侵权案
“小米派”商标权利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诉3家公司未经其许可在天猫店铺销售商品描述中含有“小米派”字样的平板电脑。经调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3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处罚款3000万元,并吊销3家公司营业执照。
八南山区检察院诉刘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该案例入选2024年最高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2024年广东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九华为与小米签署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2023年,华为与小米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的达成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对彼此知识产权的尊重和对知识产权价值的相互认可。
十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个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2023年,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标志着全国首个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正式落地实施。
深圳中院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发布“2023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旨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助力深圳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标杆城市。
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覆盖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纠纷等领域,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案件,展现了深圳法院能动履职,护航创新驱动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例如,某技术公司与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在权利人对其损失及被告获利举证难的情形下,通过调取被诉侵权产品链接的销售金额,结合行业利润率并按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认定侵权利润,进而计算侵权获利金额,为惩罚性赔偿中基数的认定提供了有益的司法实践;某潮玩公司与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行为保全案,在认定是否造成相关公众混淆时采取了公众评议活动的创新方式,为法院作出行为保全裁定以及后续的侵权认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十大典型案例
1、路某某与李某甲、李某乙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2、维某某公司与方某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3、杨某诉某公益基金会等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4、林某诉某监管局不履行行政处罚职责纠纷案
5、某行业协会诉雪某公司侵害商标权、雪某公司反诉某行业协会垄断纠纷案
6、比某公司诉谢某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7、某潮玩公司与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行为保全案
8、某技术公司与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9、沛某公司诉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10、甲公司诉乙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深圳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白皮书
4月2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深圳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白皮书(2018-2023年)》。白皮书显示,自全国率先启动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以来,经过多年探索,深圳法院已形成全面彻底、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深圳模式”,以法治之力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圳模式”
为统一执法尺度,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深圳法院于2010年9月在全国率先启动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
建立集中管辖专门化审判机构。目前,已建立以深圳中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11个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或专门审判团队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体系,两级法院全面实现三类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办理。
构建“全流程嵌入式”技术调查官制度。技术调查官全流程参与案件975件,出具比对意见263份,对技术事实所提出的专业意见采纳率超过90。
健全协同保护机制汇聚保护合力。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关等行政保护主体建立联络员、联席会议等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
改革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深圳法院分别审结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201922件、2129件、70件,19案获评全国法院典型案例,“率先形成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经验举措被国家发改委三次向全国推广。
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达2.4亿元
在知识产权案实践中,赔偿低是社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记者注意到,此次白皮书披露的两组数据,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真正让侵权者付出了沉痛代价。
一是依法从严惩治侵权假冒行为。近年来,深圳法院累计作出500万元以上判赔案件59件,总判赔金额达6.5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判赔案件19件,总判赔金额4.17亿元。
二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自2020年11月出台全国首个关于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司法指导文件以来,已累计作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判决48件,累计判赔金额达2.4亿元,显著提高侵权成本,让严重侵权者得不偿失。
“严保护”助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Airpods”“AirpodsPro”商标权人为苹果公司,核定使用商品包括耳机等。被告人罗某洲、马某华等8人生产的侵权蓝牙耳机连接手机终端配对激活过程中,在苹果手机弹窗向消费者展示“Airpods”“AirpodsPro”商标,使消费者误认为其使用的产品是苹果公司制造,造成对产品来源的混淆和误认。在这宗数字经济环境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施新形态商标犯罪的典型案例中,深圳法院通过穿透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表象,把握商标犯罪行为的实质,正确界定商标使用行为,有力打击了利用新技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数字经济正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白皮书显示,深圳法院聚焦数字经济司法保护,在全国率先设立数字经济审判中心,成立数据纠纷合议庭,颁布全国首个《关于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与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签署《关于协同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合作备忘录》,全力推动深圳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审结一批数字经济前沿案件,让”真创新“受到”严保护“。审结“Dreamwriter”人工智能生成作品案、全国首宗“爬虫”软件案例、全国首例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互联网个人信息案、全国首例将算法作为商业秘密保护案等一系列新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在全国、全省范围内产生良好示范效应。针对平台算法推荐、大数据杀熟、主播跳槽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问题,发布《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热点二十问》,为投资创业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公益诉讼
白皮书还首次披露了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情况。深圳法院在“三合一”审判模式下,除加大刑事保护力度,确立疑难复杂案件以及刑民交叉的裁判规则外,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工作,妥善审结全国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该案被告人利用“稳健医疗”口罩知名度,将“稳健医疗”系列商标使用于不符合细菌过滤效率标准的口罩并进行销售,该行为了危害社会公众健康。“口罩虽是民生类物资,但因为价格便宜,一般消费者不会为了几元、几十元钱到法院起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骆丽莉告诉记者,为维护消费者公共利益,深圳法院除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外,还依法支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判处被告人承担商品价款3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深圳法院一案例入选“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3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