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6/12 14:20:39 浏览:298

”有机融合、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全域公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绿生态网络与城市公共空间互联互通,自然野趣与人文特色交相辉映。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步道网络5000公里以上,并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公园和高品质公园社区,让深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宜居幸福家园。

(二)近期建设目标。到2025年,形成公园城市的基本框架,明显提升各类生态空间功能与品质;初步建成全域公园城市体系和全境步道骨干网络,建成各类公园1350个以上、步道网络4000公里以上,为市民提供可及可达的普惠民生福祉。

三、规划指标

在总体发展目标要求下,结合深圳实际,从布局与规模、生态与品质两个维度构建至2025年、2035年深圳公园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指标(表2-1)。

表2-1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指标表

深圳龙岗网络推广

第三章建设策略与总体布局

第一节建设策略

规划充分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三区三线”和“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开发格局,制定四个方面的空间建设策略,统领公园城市建设。

一、营造山海生境

保护修复区域性生态廊道,协调共筑区域生态格局,锚固市域“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总体格局,构建多层次、功能复合的公园城市生态网络体系。统筹森林、耕地、湿地、河湖水系、海洋岸线保护与修复,重塑更健康稳定、更有野趣的城市自然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营造更安全韧性、自然野趣的山海生境。建设海岸综合防护体系,提升绿色空间生态功能与减灾防灾能力,夯实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基底。

二、建设全域公园

创新构建更公平共享、便捷可达的全域公园空间体系,推动公园城市全面开放融合,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全域游憩网络体系,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力推进公园群、全境步道体系和共建花园建设,合理布局各类公园,提升公园功能与品质,提升公园服务覆盖水平,提升附属绿地的休闲游憩功能,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功能复合的休闲游憩空间。

三、打造全景城区

通过多层次、多维度见缝插绿和补绿增绿,强化立体绿化复合功能,增加城区绿视绿量,降低城区热岛强度,建设清凉城市。营造丰富多彩、符合深圳气候条件的地带性植被景观。推动设置多类型、多角度可视城市风貌、山水景观资源的观景平台,为市民提供多彩观景体验和亲近自然的绿色休闲游憩空间。

四、丰盈绿色生活

以“公园+活力场景”促进城市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高品质营建绿色空间及周边区域,促进创新科技、休闲旅游、康体医疗、体育健身、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相关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公园+商业服务、公园+创新创意、公园+生态旅游等城市活力场景建设,实现生态价值高效转换。引导创新产业集聚区与国家高新区公园化建设。在城市功能中心与节点,一体化打造公园与商业中心,形成多样化活力中心,丰富市民多样化公园场景体验。

第二节总体布局

一、塑造魅力生态骨架

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全市魅力生态骨架,形成蓝绿廊道织网的公园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一)一脊:横贯东西的城市生态游憩绿脊。以山脉为主体的生态脊梁,串联以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区域绿地,发挥生态筑底作用,维护城市生态、物种、景观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

(二)一带:滨水活力蓝带。以东部大亚湾、大鹏湾,中部深圳河干流沿岸,西部深圳湾、珠江口联结的滨海滨水生态景观带,通过建设近海亲水游憩场所,为城市旅游休闲活动提供优良的公共空间。

(三)二十廊:20余条山水生态廊道。以城市绿地和河湖水系为主体的各类蓝绿生态景观廊道,通过河流廊道、山林廊道的网络连通,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山海蓝绿空间全域可达,形成通山达海的游憩网络。

二、全域营建分区指引

以六大类分区指引全域营建,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提升城区的生态宜居环境,夯实全域公园城市的生态景观基础。

城镇开发边界外的生态空间,结合生态重要性以及现状保护与建设条件,划分为自然保育区、生态改善区、修复整治区。

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空间,结合现状人均公园绿地、公园服务覆盖率评估,充分衔接城市开发格局、城市重点开发区域,划分为挖潜增绿区、优化提升区、宜居示范区。

(一)自然保育区。是深圳野生动植物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区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生态源地。规划强化生态保育管控措施,实施最严格的建设和人为活动控制,保育恢复生境原真性,为各类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划定自然保育单元39个,共420平方公里。自然保育区营建重点:严守生态底线,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典型森林、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加强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等。

(二)生态改善区。是深圳保留较为完整的,具备一定规模,以人工次生林为主的各类山林地,是区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生态斑块。规划开展以自然维育为主导的生态修复,提升生态质量,完善生态功能。在严格保护前提下以低扰动、轻迹化形式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游憩路径和场所,打造人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共处的典范区域。划定生态改善单元78个,共210平方公里。生态改善区营建重点:提升山地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强化生态海堤与沿海红树林建设,加快自然郊野公园建设,建设自然无痕的郊野径等。

(三)修复整治区。是为保障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联通性,进行严格管控的生态空间,包括以人工林为主的山林地和需要进行特别清退修复的生态廊道。规划联动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开展生态清退、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修复行动,统筹兼顾生态生活需求,加强游憩服务设施及文体休闲场所建设,提升各类生态廊道连通度和生态景观质量。划定修复整治单元67个,共141平方公里。修复整治区营建重点:修复连通山水廊道,整治修复废弃矿山,修复建设绿色海绵体等。

(四)挖潜增绿区。为当前建成密度高,绿地及其他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人均公园绿地水平低的区域。严控新增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绿地;加快规划绿色开敞空间土地整备,提升区域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对绿色开敞空间建设贡献率,见缝插绿、平立结合增绿补绿,消除服务盲区,提升服务覆盖水平。划定挖潜增绿单元145个,共202平方公里。挖潜增绿区营建重点:加强社区公园、类公园建设,推进林荫路建设抚育,全面发展立体绿化等。

(五)优化提升区。为当前建成度较高,绿地及其他公共开敞空间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且仍有潜力空间可进行布局优化及功能完善的区域。通过一体化设计与建设,提升各类绿色开敞空间的品质,通过慢行系统串连绿化空间,提升连通性和可达性。划定优化提升单元426个,共674平方公里。优化提升区营建重点:优化公园布局,提升公园品质,加强步道串连,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

(六)宜居示范区。为当前城市中心区、门户区,建成度较高,绿地及各类公共开敞空间规划建设基础较好的区域,或未来重点建设开发区域。全面贯彻落实“公园融城”理念,以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建设示范引领宜居、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树立深圳公园城市建设质量标杆及品牌形象。划定宜居示范单元223个,共314平方公里。宜居示范区营建重点:打造有机融合的公园群,塑造休闲舒适的公园社区,提升完善公园功能品质等。

三、促进公园融城格局

以城市公园群、自然郊野公园、特色主干步道建设为抓手,促进形成公园融城空间格局,实现城市、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重点打造20个城市公园群,建设提升12个自然郊野公园,结合“一脊一带”打造横贯东西的主干游憩步道和滨海骑行道。

(一)二十个城市公园群建设。结合资源分布及城市重点片区,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功能糅合互补、满足多元需求、有机融合的公园群,包括海洋新城公园群、前海公园群等8个滨海公园群,以及光明科学城公园群、南山公园群等12个都市公园群。

(二)十二个自然郊野公园建设。结合深圳自然本底条件,加强自然郊野公园建设部署,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市民可获得的绿色福祉,明确新建或改造提升光明森林公园、观澜森林公园、铁岗-石岩湿地、阳台山森林公园、银湖山郊野公园、南湾郊野公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三洲田森林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松子坑森林公园、低碳城郊野公园等十二个自然郊野公园。

(三)打造主干游憩步道和滨海骑行道。沿“一脊一带”打造横贯东西的主干游憩步道和滨海骑行道,西起茅洲河口的海上田园湿地公园,东至大鹏半岛东端的鹿咀海岸,二者可形成主干步道大环线。横贯东西的主干游憩步道主要沿山脊翠脉,以山林步道为主,西段为茅洲河碧道,中部和东部以郊野径为主,全长约300公里;滨海骑行道主要沿滨水活力蓝带,连通珠江口、深圳湾、深圳河、大鹏湾和大亚湾(龙岐湾)滨水海岸空间,以绿道和海滨栈道为主,全长约200公里。

第四章实施生态筑城行动,夯实绿色韧性基底

第一节保护维育自然生境

一、共筑区域生态格局

(一)联动提升三大区域生态保育带。强化深港、深莞和深惠区域联动生态保护,加强深莞区域生态保育带(大岭山-罗田-阳台山-塘朗山-梧桐山-马峦山-七娘山)、惠莞深港区域生态保育带(银瓶山、白云嶂-清林径-梧桐山-八仙岭)、深惠区域生态保育带(田头山-莲花山)三大生态保育带的联通及生态修复提升。通过区域性生物廊道建设,修复生态断点;加强深莞合作,保护修复清林径-梧桐山生态保育带,保护东深供水走廊。抚育提升山林质量,强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提升重要生态斑块的森林碳汇与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发挥区域生态源地作用。

(二)陆海协同推进“三湾一口”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建立海陆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联动机制,强化深港、深惠及环珠江口城市的区域联动,系统修复保护区域蓝色海洋屏障,全面提升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和珠江口生态环境质量;重点保护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全面开展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治理和海域环境综合治理,以深圳湾、珠江口为切入点,建立“河湾联治”水环境污染防治体系,推进陆海环境治理的协调联动,改善西部海域海洋环境质量。

(三)系统完善城区生态网络结构。基于“四带八片多廊”市域生态空间格局,重点强化城区内生态廊道修复与生态空间连接。修复樟坑径、观澜北等有区域联通作用的山林绿廊;结合水治理、碧道建设等,实施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等具有区域联通作用的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系统提升城区生态网络联通度,促进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结构。

二、严守生态空间底线

(一)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新模式。探索都市农业发展新范式,试点建设现代都市田园,传承农耕文化,让农业融入城市,让农田成为绿肺,充分发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科技、文化、生态综合价值。

(二)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切实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勘界定标,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保持478平方公里。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优化基本生态控制线空间范围。

(三)探索生态空间规划管控新模式。探索创新生态空间规划传导及管理体系。完善基本生态控制线分级管理,推进生态单元划定与精细化管理,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三、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探索高密度超大城市自然保护地保护发展范式。建立和完善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加强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深圳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