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华基金受邀参与“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坊”

发布日期:2020/7/8 7:01:37 浏览:269

近日,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受邀参与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所承办的《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坊(第一场)。

华基金自然教育项目官员蒋晓迪作为代表出席。

工作坊在风景如画的香蜜公园自然展览厅3楼举行,参与工作坊的人员还有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处及公园管理中心代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代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代表,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编制的项目组人员以及长期服务于深圳公园发展事业的资深专家和社会公益组织代表(包括深圳市磨房户外运动协会会长陈伟峰、深圳市绿色基金会项目总监张宁、红树林基金会首席科学官胡卉哲、大自然保护协会城市保护项目官员张薰予等)。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处副处长黄旭光发表开场致辞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向参会专家及人员致谢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所所长于光宇代表项目组发言

△参会人员签名

本场工作坊旨在对《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2020-2035)》的编制开展意见征集,以更好地拓展规划思路、增进规划共识、完善规划成果,并对“如何让都市人更亲近自然”、“如何共创我们的美好公园生活”等话题进行了重点探讨。

△项目组汇报规划纲要编制初步成果

△现场专家积极献策

专家观点集锦-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王定跃结合自己30多年的园林工作经验,提出:

自然公园应追求自然野趣,保护大环境,改善小生境,景观不能破坏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性,步道建设也应与自然融为一体。

深圳公园城市应该学习新加坡和杭州。新加坡是将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了高绿视率、高绿地率、高连通性;杭州整个城市就像一个风景区,风景区与公园融合程度很高,富有江南文化的印记。

他还提出:理念的推广比项目化更重要,全市形成共识,慢慢推进,保护优先,多留白;管理比建设更重要,要重管理、补短板,求质不求量;深圳公园建设需要解放思想,破解功能单一问题,不宜太政治化,脱离了公园本意;科学处理公园与海绵城市的关系,以人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的考量为先等。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三院院长蒋华平提出:

在如何亲近自然方面:要从科学的角度保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充分考虑生态敏感性;要适度规划,利用好原有的条件,修复破损的自然;自然公园要注重建设质量,保障可达性,提供完备系统服务设施,加强管养等。

在共创公园城市方面:要有专业的引导,规划、实施层面都要介入,把不同专业角度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人融入进来;要有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

在公园城市规划方面: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提高知名度,如福田中心区的活力公园群,梧桐山、红树林、大鹏地质公园等国字号的世界一流公园;要重点关注与居民生活关联度高的社区公园,引导社区人群的广泛参与;花城建设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而应更关注人的需求,如儿童友好的花园、近自然的花境等。

红树林基金会首席科学官胡卉哲为我们了“城市里的自然教育”,她提到:

决定自然教育的成功,首先是城市里要存在好的自然环境,而深圳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是自然教育的场地要和人近,可达性高,惠及民众;第三是要提供可体验自然的场地和设施,而目前体验式的自然教育太少了;第四是让社会组织、自然教育机构、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公园运营,理解认同工作,充分沟通合作;第五是需要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将自然保护的思想向下一代传递。

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自然教育项目官员蒋晓迪从自然学校创建的角度,提出了创建一个巨大的可参与、可观察和可持续的生态博物馆的设想。可参与即结合志愿者服务、智慧城市等方式引导建设亲近自然的城市服务体系;可观察即城市作为一个立体的生态博物馆,通过可观察的设施,实现生态生境可视化;可持续即综合利用雨水收集、绿化堆肥等手段。她还以华侨城湿地为例,提出要做一些设计上的留白,让公众在城市中不自觉参与到规划设计中去。

深圳市磨房户外运动协会会长陈伟峰作为磨房网的创始人和深圳百公里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尤其注重“连通”的问题,他提出连通是市民非常希望的诉求,深圳的远足径规划在城市开发下,连通遇到了许多阻力,需要体现城市规划的大尺度规划场景与规划水平。但同时他还强调,不是所有自然资源都需要高连通性和很好到达,亲近自然可以有很多手法,生态需要留白和可持续,要留给下一代想象的空间。目前,深圳的绿道、郊野径、远足径等建设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需要在建造方式上进行明确区分。他还提到,要考虑公园的多样性,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增加一些儿童友好、极限运动公园。公园里需要更多本地物种的发掘与运用,把海洋资源考虑进来。并建议智慧公园建设把绿道纳入进来,加强品牌和包装,吸引更多人打卡。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项目总监张宁介绍了绿色基金会成立和发展的背景,以及今年在社区花园和手作步道建设的相关计划。她提出,公众参与往往需要丰富的社会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是连接居民与城市规划决策者之间的重要媒介,建议共同公园计划中孵化更多的公益组织。在如何使用公园方面,她提出打开公园的一百种方式,引导居民在公园中开展更丰富的活动,适当允许商家进入公园开展宣传与公众体验活动,如一些普惠性的演出等,既易于实现,也可以培养公众对公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城市保护项目官员张薰予提到,TNC致力于营造亲自然的城市,与公园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在保护优先性上,有的区域就是要保留自然的生态,离人更近的区域就需要进行适度的开发。TNC还关注小微空间的营造,社区花园是身边最近的自然,要有丰富的自然空间,利用本土植物,低能耗、低维护,融入韧性城市的理念,提升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她还指出:公众参与需要与智慧公园平台相衔接;要把公园城市的理念不停地传达出去,让深圳成为国际性亲自然城市的中国代表;公园中要有有趣好玩的活动吸引人来玩;要加强统筹,取得更多部门的支持等。

深圳市福田区公园之友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副秘书长杨娜了公园之友的香蜜模式和成功经验,她提出:公园规划前期,自然资源的本底调查和对周边人群的调查很重要,应开门做规划,公众参与在规划中就融入进来,并参与公园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设计中就要考虑公园运营的问题,如增加对自然教育的方式、场地、路线、设施、标示标牌、人性化体验等内容的考虑。

另外,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景观设计院院长程智鹏还提出:公园城市连通性的落实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增加部门之间的协调,如道路窄化、增加过街措施等,突破交通的阻碍,实现开门见绿出门进园。智慧公园建设不单单是智慧化设施,“互联网+”思维将创造更多可能性,可通过开发小程序,将公园活动线上化,通过网络与我们的城市生活联动起来。

最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处副处长黄旭光对专家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提到,规划纲要需要把工作坊的形式纳入进去。公园城市将城市与公园关联起来,提供了城市管理的新理念,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回应公众的呼声,融入社会组织的力量,实现城市良好的治理。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处副处长黄旭光总结发言

△现场互动交流

△参会人员留影

更多信息请关注华基金公众号~

阅读683专业会员专业号:

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的最新文章:推荐发表我也说两句E-File帐号:用户名:密码: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最新深圳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