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SEO招聘 > 正文

2015年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情况汇编之社会保障篇

发布日期:2016/9/29 11:08:12 浏览:1461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北京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民生为本、共享发展”原则,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新形势,积极应对新常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总体情况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成果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就业工作围绕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扶持大众创业等政策,城乡统一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实施更加精准和精细的帮扶措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的就业压力有效缓解;出台实施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京十条”),初步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劳动者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加快职业介绍和人才市场的机构整合,提升服务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公共就业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加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和劳动权益维护力度,劳动者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214.7万人,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达到4.6:18.2:77.2,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6以内。

北京seo人才招聘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制度整合,努力构建“职工 居民”的制度体系,破除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双轨制”,完善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等医疗保险政策,扩大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制度统一性、衔接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坚持和完善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联动调整机制,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强力推进扩面征缴、严格管理基金预算、强化科学监督防控,基金运行安全可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机构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五年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保持增长,年均增长8.1,基金收入稳步上升,收缴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年均增长10左右。

北京seo人才招聘

二)2015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

2015年,北京市把促进和稳定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统筹城乡和各类群体就业创业,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完善,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帮扶,就业创业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工资收入稳步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6万人,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19.6万人;年末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

2015年,北京市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推进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经办服务更加规范便捷。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23.2万人、1475.3万人、1082万人、1012.2万人和939.8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13万人;五项社保基金收支规模达到3890.2亿元;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职工定期待遇、城乡低保标准等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提高10左右,惠及全市300余万人。

二、措施与成果

一)2015年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1.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

一是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出台本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改革中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坚持鼓励创业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创业带动经济增长,制定出台了5个方面27项措施,具体包括: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将就业优先战略目标从单纯扩大就业调整为推动就业结构升级和就业质量提高;满足大众创业需要,提出优化创业准入环境、搭建培育众创空间、拓宽畅通创业筹资渠道、减轻创业税费负担、发掘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潜力、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营造社会创业氛围方面的政策;针对重大调整改革中的职工分流安置问题,制定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预防调控失业风险方面的政策;调整完善促进就业政策,扩大主体政策覆盖范围,实施重点群体针对性帮扶,支持重点地区就业均衡发展;适应市场就业规律,制定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从2015年12月起实施。

二是扩大稳定企业职工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补贴政策范围扩大到全部企业,激励企业承担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40,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社会保险缴费、转岗培训、技能培训等支出,保证企业职工岗位稳定。全市共有9872家企业提出申请,涉及职工200万人,补贴资金约6亿元。

三是深入落实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政策。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建设,将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托底安置范围,统一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政策;拓宽岗位开发渠道,组织开展首批公益性就业岗位征集评估,面向公共管理服务、绿色生态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公开征集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指导原有社区公益性组织向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过渡,43个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平稳过渡,全市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达到71个,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234人。

2.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重点支持青年群体创业。培育优秀创业项目,对在促进大学生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24个优秀青年创业项目,给予15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市场推广和技术研发,带动就业近千人。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联合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在北京四板市场开设大学生创业板块,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培育、规范辅导、登记托管、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等综合服务。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深入了解600多名大学生创业培训需求,发布《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教学大纲》,指导大学生创业培训教材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创业竞赛活动,开展2015年“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暨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行动,参加“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2015年,全市共有5824名大学生实现创业。

二是加强创业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236家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较好的经办机构,给予220万元奖励,用于小额担保贷款补助及财政贴息,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1笔、506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9.6。加强创业培训,认定首都经贸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7家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机构总量达到31家,全市创业培训4413人,同比翻了一番。培育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健康发展,在普天德胜、北航天胜等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专家导师为创业企业提供团队建设、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指导,组织近百家企业参加第二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全市实现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3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7.4和2.2。

3.加强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就业帮扶

一是全方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5611名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进行实名登记,掌握就业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政策咨询等服务,并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进一步减轻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负担,扩大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范围,在城乡低保和残疾毕业生的基础上,增加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为4666人发放补贴。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深入推进选聘大学生村官、科研项目助理、社区专职工作者,以及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支教、支医等基层就业项目,选聘毕业生近3000名;拿出487个公务员职位定向招录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进一步畅通流动发展渠道。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打造“一场大型招聘会、两个就业服务月、全年不间断小型招聘会”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品牌,推进就业服务前置,扩大服务规模,服务毕业生80万人次。优化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结构,根据结构升级和人口调控要求,减少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引进数量,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基层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引进数量,全市共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8433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研究生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

二是加强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推行精细化公共就业帮扶,根据“4050”、低保和残疾失业人员以及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困难群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指导等服务。帮扶13.4万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4.2万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实现了城乡“无零就业家庭”及“纯农就业家庭”至少一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困难群体就业帮扶质量,开展充分就业地区创建,通过完善评价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引导充分就业创建工作重心由数量向质量转移,全市共认定4978个社区(村)、160个街(乡)、4个区为充分就业地区,分别占其总数的76、52、25,其中:6个社区被评选为第三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三是缓解重点地区就业压力。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就业帮扶。促进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地区劳动力就业,将榆垡、礼贤镇无业农民纳入失业登记范围,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和政策帮扶,对招用两镇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及公益性就业组织给予补贴,共引导39家用人单位招用748人。在土地流转上市试点地区西红门镇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研究东方化工厂调整搬迁人员分流安置政策,以及顺义五彩浅山生态旅游开发地区和延庆区公益性岗位就业倾斜政策。

4.努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模式,在顺义区成功实施“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度试点基础上,推广到5家企业和5所技校。2015年,全市共培训企业职工63万人,同比增长53.3。搭建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平台,组织开展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红星杯”学生作品选拔评比活动,评选出玉雕、景泰蓝、花丝镶嵌、雕漆、京绣等获奖作品109个,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训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传统技艺的积极性。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展2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技师研修培训项目,选拔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3名选手全部获奖并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15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3.3万人。加强就业培训,实施“春潮行动”,加强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有效对接就业岗位,共培训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4.2万人。

二是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调整职业教育培训思路,围绕首都功能定位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需要,撤销低端专业和培训内容,引导专业设置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转移,全市新增多媒体制作、服装设计定制等8个技师培养专业,技师培养专业总数达到11个。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实行民办培训机构分级管理,研究下放审批职能,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达到72家。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培育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技能人才,新增5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0家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鼓励技工院校向

[1] [2] [3]  下一页

最新SEO招聘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