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SEO招聘 >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6/4/23 3:26:21 浏览:4174

岸的广大空间,规划建设西咸共建区,实现产业互补,推进共同发展。向南,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秦岭北麓旅游资源,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城乡生态协调格局,引导城乡可持续发展。向北,在渭河以北地区结合经济开发区扩展,形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区,使主城区与渭河以北地区整体发展。综合治理渭、灞、泾河生态环境,形成城市功能区与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格局。

二、城市功能分区

明确城市区域重点和发展特色,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在古城墙以内,逐步弱化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商贸、金融、娱乐功能,恢复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彰显古城特色。在主城区,形成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的格局。东部调整纺织、军备制造工业区,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会展、旅游和高尚住区,形成浐灞大水大绿格局。西部以三桥为中心的工业、仓储区,发展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并加快与咸阳联结综合开发。南部文教科研区,与长安中心区衔接,发展大学园区、高尚住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北部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现代制造业区和围绕交通枢纽的综合发展区,以铁路北客站为依托,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散辐射功能。东南部结合交大科技园、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曲江旅游开发区和杜陵保护区,发展高科技园、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高尚住区,同时建设城郊森林区。西南部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做精、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西北部在保护汉城遗址区的基础上,结合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空港区。东北建设高尚住区和旅游度假区(主城区功能分区见图1)。

在主城区外围建设形成六个城市副中心区:以新型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户县副中心,以旅游、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的临潼副中心,以物流、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新筑副中心,以航空产业为主的阎良副中心,以汽车制造、高科技农副产品深加工及能源、精细化工为主的泾河工业区副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以及旅游业为主的长安副中心。

三、城镇体系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到2010年,规划中心市区面积60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524平方公里。在中心市区以外,逐步形成高陵、周至、户县、蓝田县城四大中心城镇,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规划建设50个以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小城镇。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加快户县、高陵撤县设区步伐。通过减村并乡扩镇,促进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

第六章加快“四区一基地”建设,构筑经济发展新高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争创世界一流高技术园区为战略目标,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引进消化再创新,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产业服务平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建设西部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在自主创新能力、创业与企业孵化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做到全国一流,在园区建设与经济规模、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做到西部第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通讯、集成电路、软件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5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出口年均增长20;税收年均增长25;吸纳就业人口50万人。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经济繁荣的城市新中心。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汽车、机械电子、食品饮料、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大规模、大产业、大经济”的格局。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7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出口年均增长46;税收年均增长30;吸纳就业人口15万人。

曲江新区。打造以唐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建设中国最佳传统文化示范区,西部文化产业集中消费区,西安最佳生态环境区,最佳生活居住区。重点发展以唐文化及休闲产业为主线的旅游业,建设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大型游乐项目,以旅游景点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面积47平方公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50;吸纳就业人口10万人。

浐灞生态区。依托浐灞河流域丰富水资源,建设生态化新型城区。以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根据城市滨河地带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重点发展会展、生态旅游、商贸、文化教育等产业,形成生态旅游区和会展聚集区。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50平方公里,形成水面1.5万亩,绿化面积1万亩。

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中国最具实力的航空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航空高技术研究、设计、试验中心,形成国际性的航空产品加工制造中心。重点发展大型飞机、支线飞机、超轻型、轻型通用飞机等,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新材料,生产机轮刹车、起落架等飞机零部件和飞行控制、航空电子、导航系统等机载设备。做好机务维修、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到2010年,累计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开发配套面积5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

第七章加强区域协作,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一、发挥西安在关中城市群中的龙头作用

发挥行政推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主导产业等方面,加强沟通和衔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规划建设西咸经济一体化共建区,重点发展物流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使之成为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试验区。加强关中五市一区的合作,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发挥西安在关中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提升西安在黄河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地位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配置、长期合作、滚动发展的方式,积极推进西安与陕南陕北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经济合作。继续落实我市和陕南三市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在经济技术合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干部交流、公路交通、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劳务输出、农副产品销售、中医药基地建设等10多个领域和方面加强协作。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安精细化工等产业,促进经济的融合。以推进关中城市群建设和加强与陕南、陕北经济合作为基础,面向陇海兰新区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挥辐射、聚集和综合服务作用,同时,扩大与周边省会城市及东部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西安中心城市地位。

三、加强与欧亚各国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以欧亚经济论坛为契机,创建欧亚城市合作与市长联系网络平台,加快疏通铁路运输管理渠道,优先开辟由西安经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塔什干至欧亚各国的国际航班。通过联合丝路沿线各国,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升丝路旅游的总体价值。积极推进建立欧亚合作发展基金,促进在西安建立欧亚开发银行,增强与中亚地区的金融交流。加强与欧亚地区国家、地方和城市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加强与欧亚各国和城市间的合作为切入点,推进西安国际化进程。

第三篇产业发展重点

实施“产业强市”方略,通过政府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主城区产业发展布局见图2)。

第八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研发和产业基地

以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突破,使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带动全市产业技术结构全面升级。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

一、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支持企业开发和生产通信设备及产品、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信息网络及安全产品、广播电视技术产品、光电子、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等产品。加快美国美光公司芯片封装测试、芯片技术及其产业化、信息技术产业移动增值服务、医疗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单晶硅扩产、“虚拟现实—CIG”技术产业化、海天天线和西安大唐合建3G通讯产业基地、西岳集成电路6英寸生产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900亿元。

二、软件业

优先推进嵌入式系统和多媒体系统软件开发,大力发展商务流程外包(BPO),使其成为西安软件产业发展的特色。积极开发CAD/CAM、工业过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金融财税、教育娱乐及多媒体、信息安全保密与病毒防治等应用软件。探索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建设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软件企业软件开发平台技术升级等项目,使西安成为软件研发、自主版权软件产业化和软件出口加工服务及商务流程外包(BPO)基地。到2010年,培育千人以上的软件研发企业80家,引进30家跨国软件公司在西安设立研发和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三、生物技术产业

挖掘秦岭药系的经济潜力,发展中药产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化学制药、生化制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物工程药物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力争在基因工程、药物筛选、生物芯片、生物育种和生物制剂等方面有所突破。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中成药技术改良现有药物品质和传统中草药,推进中药研制生产现代化,不断开发各类新特中药及天然药品,培育制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新药,构建全国新型中药、新药加工制造基地和重要的药品科研创新基地。发展化学原料与制剂、中药创新药物、医药中间体、医疗用品与器械、生物制品、保健品等。重点建设东盛集团西安国际中药港、金花集团人造虎骨粉系列产品加工及新型制剂生产、天诚公司中药标准提取物生产等项目。打造东盛和金花产值超百亿元集团。到2010年,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

四、新材料产业

重点研发和生产超导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纯金属材料、超细金属材料、新型金属箔材及异型材、非晶、单晶合金、稀土材料、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无机电子材料、光学纤维、特种合成纤维、特种橡胶及阻尼材料、液晶材料、新型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医学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绝缘、隔热材料等,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研发孵化基地。重点建设铌钛线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程皮肤产业化、钛及钛合金管材和锻件、钛合金标准件、金属复合材料、金属纤维等项目。201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第九章壮大装备制造业,增强工业竞争力

以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汽车、光机电、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增强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承接国际和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培育大集团,提升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5。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25%。

一、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

深入开发研制生产新一代支线客机和大型飞机,扶持西飞集团成为年产值超百亿元集团。开发生产多种专用微型飞机和机载设备,提升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航天设备及零部件等产品质量。开拓发展增雨防雹火箭系统等支撑项目。把西安建成以发展大中型军、民用飞机、无人驾驶机、大中型航空发动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地面系统、飞机零部件及转包生产为重点的我国最大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科技产品、军民两用及传统工业产品,建设航天产业基地。到2010年,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二、汽车制造业

建立汽车技术创新平台,集成现有的汽车科技资源,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相关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商用汽车、轿车、零部件制造,打造中国一流的商用汽车生产基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比亚迪家用轿车及电动汽车、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重型汽车变速器、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客车、康明斯(中国)投资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SEO招聘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