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2020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全文 解读

发布日期:2020/1/3 14:56:13 浏览:1107

来源时间为:2020-01-03

昨天下午,2020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后,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2020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创新名城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副市长蒋跃建解读,相关部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南京网络推广

昨天,二〇二〇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现场。(崔晓冯芃摄)

2020年市委“一号文”分为六部分,从科创企业森林成长、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产品应用激励、创新要素有效支持、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六个机制”展开,涵盖十八条具体举措,合计5000多字,全都是真金白银投创新的干货。比如,建立主导产业技术攻关“揭榜制”,制定发布攻关榜单,鼓励企事业单位揭榜攻关,按项目总投入的10—30、最高2000万元给予支持;加快增加人才住房实物供给,优化人才住房分层次、多方式配置;支持跨市跨区建设“产业飞地”,探索产业共育、利益共享、资源共用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等。

记者了解到,2018年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的主要环节,2019年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的主导方向,南京先后出台了两个市委“一号文”,“10 18”共28条有分量的政策举措,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新成效,创新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而2020年的“一号文”,是前两个“一号文”的“姊妹篇”,这三个“一号文”有机衔接、相得益彰,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协同性和递进性。

“今年的‘一号文’更加强调治理能力、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体现战略导向。”蒋跃建在解读时表示,2020年市委“一号文”继续聚焦创新名城,落脚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上,这是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现实呼唤,也是南京产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南京在建设创新名城的过程中,要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创新发展,必须把企业的主体和产业的主线牢牢把握好,逐步解决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等痛点,更加强调产业化落地应用,围绕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配置科教资源、部署创新链条,使三个“一号文”形成完整“政策链”,尽快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的发展新路径。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董家训摄)

权威解读:

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

政策原文

聚焦产业薄弱环节补链。引导各区主导产业再聚焦,给予土地、资金等“一区一策”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在现有园区中建设“园中园”“区中园”,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强链。围绕主导产业方向,建设若干具备科技研究、产业孵化、生产制造、检测服务、人才和资本支撑等能力的“产业公地”。构建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产业保护联盟,打造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和知名品牌。

解读

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可科:

这些年,南京持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年的“一号文”,就是着眼产业链现代化,突出“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链提升。“补链”方面,比如,培育创新型平台型企业以及产业链薄弱环节上的企业,规划建设“园中园”“区中园”,以更优惠实效的政策,支持企业加快集聚、做大做强等。“强链”方面,则包括通过服务强链、机制强链、技术强链,比如,通过技术强链,鼓励区块链在产业落地应用,支持龙头企业构建联盟链,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鼓励企业在全球建设“人才飞地”

政策原文

编制主导产业人才地图,加大海外柔性引才用才力度,鼓励企业在全球建设“人才飞地”。优化调整高层次人才科技贡献奖补政策,加大对产业紧缺的外籍高端人才奖补力度。探索以薪资待遇、股权分红、任职经历等社会化评价作为人才认定的重要标准。对符合主导产业方向的重点企业,根据经济贡献赋予人才举荐权;重点人才团队成员可破格享受相关人才服务政策。

解读

南京市人才办副主任陈政:

人才是第一资源,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在今年的“一号文”中,我们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从企业家发展环境、人才安居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今年,我们将设立南京“企业家日”,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南京创新名城顾问”“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并把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定为企业家服务日,进一步突显企业家的重要地位,发挥好企业家参与创新、推动创新、引领创新的独特作用,让企业家成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领跑者和主力军。此外,我们还对标“全国最优”,提出进一步压缩人才居留许可、工作许可等事项办理时限,建立市领导联系企业常态化制度,努力让营商环境成为人才发展“看得见的保障”。

应用场景重大建设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

政策原文

建立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制度,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导航、无人机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平台型应用场景。实施新技术产业应用示范工程,支持未来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智慧南京”“安全南京”“健康南京”“绿色南京”等建设,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率先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燃料电池等先进技术,形成以重大应用为牵引的技术集成标准和模式。对应用场景重大建设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解读

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石斌:

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市场应用。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依靠应用反馈来改进提升,企业创新的价值也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激励形成。因此,创新产品好不好,最终还是市场说的算。应用场景就是想通过提供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集成创新平台”,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真实的试验验证环境、充分的产品集成应用条件,以及包容的政府推广使用机会。此外,今年“一号文”还从创新产品的评价、市场准入、推广应用等给出一系列解决方案,目的就是为各类初进市场的创新产品提供包容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机会,切实发挥好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贡献返还等举措推动科创企业做精做强

政策原文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规升级,对高新技术企业中新增的规模以上企业,其本年度对地方经济发展新增贡献部分的50奖励给该企业,支持其开展研发活动,奖励期限三年。优化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标准,强化第三方论证评估,突出分档培育、分类考核,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孵化的企业,在孵一年以上、五年内成长为瞪羚企业或独角兽企业的,按每家企业最高50万元标准奖励双创载体用于能力提升。

解读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成军:

今年市委“一号文”在完善科创企业森林成长机制方面,突出推动科创企业做精做强、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推动科创载体优质高产。今年“一号文”特别增加了对高新技术企业中新增规上企业给予其本年度对地方经济发展新增贡献的50奖励。通过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推动创新型企业在技术、规模、效益上不断突破,壮大科创企业森林能级,助力南京市产业链水平提升。目标就是通过科创企业森林的成长,为南京市培育大量代表先进科技发展趋向、主导产业优化方向和创新创造价值取向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为推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夯实基础,加速培育持续创新发展动能。

建设江北新区国际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

政策原文

支持江北新区国际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及援助服务,对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取得胜诉或达成有利和解的,按诉讼费50、最高50万元给予补贴。在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探索将质量、标准相关费用视同企业研发费用,享受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解读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孙宁:

围绕产业创新生态打造,每年的“一号文”都有推进,今年又做了一些突破:比如,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我们把重点放在企业能力提升上,提出要为在宁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一揽子服务,拓展中国(南京)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领域,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拓展至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初步预计平均压缩四分之三以上时间,促进企业新产品加快上市。支持建设南京知识产权纠纷海外应诉指导中心,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援助服务,支持在宁企业走出去。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支持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先行先试”,争取国家和省级许可审批权限的下放,试行“一业一证”改革,后续将推出“绿色直通审批”“零距离”服务、容缺后补、预审代办、信用承诺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

鼓励企事业单位揭榜攻关

政策原文

围绕主导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与基础软件等领域短板,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课题制形式,组织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建立主导产业技术攻关“揭榜制”,制定发布攻关榜单,鼓励企事业单位揭榜攻关,按项目总投入的10—30、最高2000万元给予支持。

解读

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傅浩: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南京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症结就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随着我们迈向产业高端化竞争,核心技术日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瓶颈”乃至“命门”。今年的“一号文”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重中之重就要补齐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短板和不足。为此,在文件制定中,我们立足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比如,针对基础性研究中不确定性高、顶尖专家个性作用大等特点,文件规定“围绕基础性、颠覆性、交叉学科等技术领域,探索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非常规评审评价制和经费使用包干制,进一步推动前沿引领技术创新”。

市级信息资源将共享开放

政策原文

建设全市政府数据汇聚平台,建立市级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与绩效评价制度。逐步构建全域数据科学采集机制,结合公共数据、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等各类数据源特点,构建多渠道、实时性的数据采集体系,加强分析与应用。

解读

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翟胜强:

今年“一号文”中,特别把数据开放应用作为完善创新要素的有效支撑。现代经济发展中,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度明显提升。“一号文”中提出要加快数据商品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我们将依托新组建的市大数据公司,探索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推动数据资源与产业转型、政府治理、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深度融合。此外,我们汇集了部省级接口12个、市级37家部门的334类数据,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开业、不动产登记、企业融资等业务不见面办理提供了支撑。未来,我们将加快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数据资源的整合管理能力、开放应用能力、产业转化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毛庆)

全文:

关于进一步深化创新名城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继续执行《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8〕1号)和《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9〕1号)基础上,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完善科创企业森林成长机制

1.促进高成长科技企业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

[1] [2] [3]  下一页

最新南京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