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南京市政府办印发《“十三五”智慧南京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7/2/23 9:36:58 浏览:3244

,构建排污许可与总量管理一体化平台。建立与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的需求,完善和优化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整合环境信息资源和数据,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建立环境信息综合分析中心,进一步提高政府环境管理能力。依托车辆智能卡在限行区开展现场电子执法,建立环保公安配合,市、区二级联动的路检现场执法机制。扩大加油站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油气回收系统监管,建立市区两级联动、志愿者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五)加强水务工作智慧化改造升级。根据水务管理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搭建“监测智能感知、平台兼容扩展、业务连动协同、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水务管理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 ”,以水务应用为重点,建成智能供水、智能排水、智能防汛防旱、智能水资源管控、智能农村水利、智能水务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协同等应用系统。提升防汛智能感知,提升水资源智能感知,提升供排水智能感知,初步形成覆盖南京部分水源地、原水厂、自来水厂、泵站、管网与用户的供水智能监控体系。提升水环境智能感知,对部分河道、排污口建立水质监测站点,同时共享气象、环保等部门的部分数据。八、发挥融合互动作用,推动智慧产业快速发展(一)促进产业发展。衔接好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合力引导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传感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推动智慧化应用建设,重点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提升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特别是本地优势企业参与智慧南京新技术应用研发、落地,政府采用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取用于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促进智慧产业发展和公众。创立南京智慧城市创新合作联盟,加快推进本地企业智慧城市方案、产品、服务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充分发挥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的先导作用,智慧城市领域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智慧南京标准,加速面向全省、全国、面向“一带一路”推广。(二)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依托苏宁云商等本地互联网企业优势,以互联网产业应用为重点,打造众创空间,引导优秀互联网创业项目向空间集聚。加快推进优势互联网企业线上资源开放,结合线下培训、技术支撑、产品评估等配套服务,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低风险、低成本、一体化全要素创业支持。完善南京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互联网创业标杆。支持围绕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经营各环节实际需求的创新平台发展,推广SaaS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电子化、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应用,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三)加快推进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进跨境电商平台、跨行业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国际化发展,发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子商务。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物品通关、检验检疫、外汇结算、关税缴交等环节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加快网络购物、网上商城等应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互动(O2O)、客户到企业(C2B)、商品众筹、社区团购、按需定制等以用户需求和价值体验为核心的新消费模式及新商业模式。促进互联网业态创新,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共同打造互联网平台经济,助推南京经济转型升级。(四)加快构建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引入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互联网络,通过平台实现各类可开放数据的对接机制,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同时,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五)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构建智慧农业中心,融合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指挥调度和行业监管、监测预警和为农服务等功能,提高农业管理智慧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加快对农业资源管理、农资销售、农产品流通、农业环境因子、农业发展数据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运作好全市农业电商分类分析系统,搭建市民消费和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桥梁,促进电商主体交流合作,加强南京地产农产品的整体宣传推介。以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12316惠农短信平台、农业科技云服务等项目为重点,整合利用现有农村信息服务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九、突出安全可管可控,强化网络与保障(一)加强智慧南京网络安全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由市委网信办牵头,市发改、经信、公安等部门参加的智慧南京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明确智慧城市建设运行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和责任主体,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网络安全问题。落实国家、省和市网络安全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要求,在智慧南京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同步规划、实施网络安全建设。定期开展对网络安全重点保护对象的检查,督促指导有关单位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责任制。(二)加强智慧南京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保障政务网络平台安全,提升政务内外网、无线宽带政务专网的运行保障能力,构建网络统一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工作机制。针对智慧南京建设中不同领域的特点,做好网络、系统和数据分类,构建安全体系架构及访问控制机制。建立重要数据信息使用和安全评价机制,加强智慧南京数据共享交换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充分利用国产密码技术,提升市民卡、智能车辆卡、摄像头、采集器等多种感知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加大对自主国产软硬件品牌的支持力度。(三)加强智慧南京重点应用领域安全防护能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智慧南京重点应用领域的安全防护,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和落实运营单位的网络安全责任。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及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领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以及对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地区、部门或行业正常生产生活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监管。(四)加强智慧南京网络安全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侦查调查,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建设网上网下密切配合的网络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有效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加强对党政部门、重点行业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检查,由市公安局牵头建立基本数据台帐并入库。以南京市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平台为支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通报预警机制,由市公安局统一进行通报。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监测预警工作,重大隐患适时通报整改,一般隐患定期通报整改,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做好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期对其他行业重要信息系统、政府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等的网络安全支援保障。健全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协同配合机制,开发网络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十、实施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智慧南京特色区域(一)突出智慧江北建设。深入对接智慧南京建设,突出新区特点,将江北新区打造成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内一流的大数据中心区域。搭建便捷惠民的服务、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智慧融合的产业发展等体系,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环境,使智慧城市成为江北新区发展的一项示范引领工程。(二)提升园区智慧化水平。以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软件园成为国家首批智慧软件园区试点示范为契机,围绕园区管理和产业服务,加快信息化助力制造业园区高端绿色、服务业园区宜居宜业发展。鼓励麒麟科创园发挥集聚优势,引进国际知名智慧城市应用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合作。鼓励以南京台湾海峡两岸科工园为试点,推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实现重点园区光纤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免费WiFi等优化覆盖。鼓励全市各园区管理服务精细化,以办公、招商、物业等为核心,推动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园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鼓励产业服务专业化,支持各类产业创新和商务合作平台发展,提供企业信息化、在线产品服务、公共检测、投融资等增值服务,以及园区休闲、便捷支付、智能停车等生活服务。(三)发展智慧商圈。支持南京新街口、水游城、浦口桥北等商圈通过信息化提升商圈整体服务水平。鼓励运营商加大与各商圈深入合作,推动“网上新街口”、“智慧水游城”、“畅游弘阳广场”等无线网络全覆盖,鼓励商家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推动停车诱导、购物导航、移动支付、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等在商圈中的应用,提升商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实体商圈互动,在有条件的商圈推动搭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以智能终端、商贸联动和会员互动为重点的基于商圈的网络社区建设。推进用户数据管理和共享,推动传统商业模式向基于大数据精准化营销的转型。(四)探索并鼓励开展智慧工厂建设。鼓励生产经营智能化企业开展智慧化改造提升,主要包括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竞争情报系统,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建设商业智能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企业分析决策能力。建设企业知识库,开展智能学习,提升领导干部和员工综合素质。加强全市企业高端制造管理功能,鼓励制造型企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子工单、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过程可控化、产能精确统计、车间电子看板等高端制造管理功能,实现工厂制造过程资讯视觉化,帮助制造型企业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企业具备高端制造管理功能,带动企业升级转型。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推进统筹做好智慧南京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在规划总体框架下,统筹推进相关智慧南京应用项目建设,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推进机制。依托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企业创新联盟,推广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搭建智慧城市产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平台。组建专家咨询团队,加强智慧南京建设的战略研究和。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智慧南京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标准规范的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化建设,规范数据资源协同共享流程,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流程优化方面实行法治先行。完善智慧南京建设方面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建设行为。加强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制定工作,推进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在南京的示范、验证及评价,形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型智慧城市标准。三、创新建设模式建立市、区两级智慧南京建设分级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和推广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智慧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资金扶持,推进智慧城市重大项目发展。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积极推进PPP投资建设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与运营。四、加强人才保障建立健全智慧城市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通过实施“创业南京”等人才政策,不断集聚“ 工业、农业、商业、金融、文化、政务、民生”等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引进智慧城市领域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支持一批能主导新型业态、带动传统产业、重塑升级的高端人才和团队。五、建立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南京建设指标体系,推进智慧南京建设持续改善。强化智慧南京应用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评估考核,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科学论证,进一步加强项目立项审核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南京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