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8/3/29 1:06:12 浏览:1734

来源时间为:2018-03-05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2月4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杭州市市长徐立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新一届市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市“十三五”规划重要一年。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统筹谋划抓开局,求真务实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朝着新目标,迈出新步伐,取得了新业绩。

——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556亿元,增长8.0。财政总收入2921.3亿元,增长14.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42亿元,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57亿元,增长1.4,其中民间投资3301亿元,增长10.4。货物进出口总额5085亿元,增长13.3;其中,进口1629亿元,增长38.8;出口3456亿元,增长4.3;跨境电商出口70.22亿美元,增长15.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34.9:62.6;信息经济增加值3216亿元,增长21.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7.7和26.3,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重点改革进展明显。全市“最多跑一次”实现事项9593项,其中市本级771项;公布凭居民身份证即可办理的事项296项;不动产登记实现全流程60分钟领证,商事登记新设企业85可按“一件事”标准网上办理,投资项目审批周期再提速。整合设立市数据资源管理、投资促进、外事侨务、行政复议等机构;萧山余杭富阳与杭州主城区社保一体化正式运行,临安撤市设区。

——创新动力有效增强。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97亿元,增长24.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预计提高到3.2。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9872件,增长14.2。新入选“国千”人才16名、“万人计划”人才18名、“省千”人才51名。引进外籍人才6150名、海归人才4068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7.93万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万名,增长20.9。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58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2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0.02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百万户。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地铁2号线钱江路站-良渚站、4号线近江站-浦沿站建成运营,新增运营里程35.8公里。城市快速路开工64.8公里、续建35.1公里。城中村改造规模大、进度快、质量好,69个村完成整村征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2个乡镇。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9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水断面、1256个劣Ⅴ类水体如期完成“剿劣”任务;市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的比例上升3.8个百分点,提高到88.5;杭州与周边城市交接断面水质获省级考核优秀。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4.6微克,下降8.6。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获得美丽山水城市称号。

——民生事业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9。新增城镇就业29.7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开工安置房项目51个,建筑面积693万平方米;竣工50个,面积582万平方米。完成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18.1万平方米、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796户,地质灾害隐患点消除397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抓重点、攻难点、解热点,着力打好环境整治、交通建设、平安创建等“六场硬仗”,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改革、增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我们突出群众满意导向,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在全国推出“1 N” X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和“商事登记一网通”措施;全面启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并在模拟审批、施工图联审、涉审中介治理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公民个人事项“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扎实推进,全面实施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双休日开放。坚持“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的原则,累计归集59个部门289.13亿条政务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整合工作有力推进。积极支持桐庐县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法律法规衔接省级试点。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优化综合调控措施,积极探索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出台主城区商品住宅出让用地配建公租房不低于总建筑面积10等政策,首次实施了人才租赁房用地公开出让,成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170家(项),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3753家,处置“僵尸企业”65家;出台减负降本“28条”等政策,为企业减负594亿元;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4万亩、利用供而未用土地5.1万亩、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3.5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深化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和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了区县(市)全覆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新型居住证制度,制定出台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加强信用杭州建设,成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支持设立了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对互联网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维权加强司法保障。

(二)强创新、添后劲,转换发展动能。我们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西科创大走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之江实验室落地,阿里达摩院成立,创新要素加快集聚;钱塘江金融港湾实施意见出台,重点项目建设实质性推进;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完成编制,进入启动建设阶段。杭州高新区在14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跃居第三。国家级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杭州经济开发区、万向集团、浙江大学成为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新增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20家和57家;新增国家级、省级孵化器2家和11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76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88家、市重点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506家。组织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境内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加强人才工作,出台实施新引进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人才国际化等新政,打响海外引才引项目“一会一赛”品牌,人才流入率和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位。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挂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国人签证、停居留等七项出入境便利政策获公安部批准落地。深入实施“一号工程”,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快于传统工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蓄势初发。制定出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开展萧山化纤、富阳造纸两个省级分行业改造提升试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持续实施智能制造等专项行动,新增“企业上云”4.15万家,完成“机器换人”重点项目574个、“工厂物联网”项目123个。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利用外资66.1亿美元,招引内资1562.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761.8亿元。加快外贸动能转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扩大消费。推动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承办了金砖五国配套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基地、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国际组织和重要会议落户杭州。推进旅游国际化、全域化,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长18.3,入境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增长10.7,获得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世界旅游组织“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称号。农业“两区”加快建设,新建“菜篮子”基地5607亩,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0,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三)重谋划、促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我们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深入谋划和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制定实施《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五年攻坚行动计划》,推进市轨道交通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完善地铁筹资机制,地铁二期加快建设,地铁三期各项前期进展顺利。制定出台《杭州市“迎亚运保畅通”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四年攻坚行动计划》,紫金港立交等工程建成通车,钱塘江博奥隧道开工建设,望江路隧道、文一路地下通道等项目稳步推进。《杭州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获批,铁路杭州西站完成站点选址及周边规划研究,铁路杭州南站建成,杭黄铁路杭州段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萧山机场新开辟国际航线15条,旅客吞吐量增长12.6。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金高速公路国高网杭州段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开工建设,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加快推进。“城市数据大脑”试点进展顺利,主城区公交分担率继续提高,新建停车泊位5.69万个,新增(扩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23个,市区交通拥堵持续缓解。污水管网新增393.86公里,雨水管网新建145.7公里、提标改造32.86公里,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临平净水厂等项目加快推进。供水管网新建173.95公里、改造111.13公里。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深入推进“五废共治”,九峰环境能源项目、萧山临浦和钱江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试运行。制定亚运会场馆建设计划,第一批33个场馆设施及亚运村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竣工地下空间701.8万平方米,全面启动艮山路、德胜路、沿江大道、大江东等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四)攻难点、优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我们坚持块抓条保、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完成“三改”3077.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516.9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79.3。坚决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深入推进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专项治理,完成截污纳管项目356个、雨污分流项目349个,河道清淤1254万方、综合整治281.9公里。钱塘江杭州段全面禁止采砂。持续开展大气治理,启动全市域“清洁排放区”建设,组织实施减排项目124个,全面完成热电锅炉、工业锅炉清洁化改造;淘汰老旧汽车23119辆,新增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879辆;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9974吨。深化垃圾分类、清洁直运、末端处置工作,制定实施源头分类减量、处置能力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全年新增绿地487万平方米。推进新一轮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工程,实施协作项目84个,投入4亿元。成为首批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继续实施古村落保护工程,启动第二批“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12条。加强农房建设管理,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乡村振兴找到一条好的路子。

(五)保民生、提品质,加强公共服务。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抓好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工作。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全市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95、98以上。坚持创业带就业,出台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现代学徒制国家级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向全市低保家庭、残疾人基本保障对象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杭州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