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绩效管理规划

发布日期:2018/2/25 11:30:04 浏览:2609

来源时间为:2018-02-24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杭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规划》和《杭州市“十三五”绩效管理总体规划》,提高卫生计生工作管理绩效,实现“十三五”时期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特制订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限是2016-2020年,其中任务项目期限为2017-2020年。

一、目标愿景

一)使命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和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建设“健康中国”杭州示范区为引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倡导“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理念,推动管理创新,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为杭州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提供健康保障。

——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核心动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进程。

——坚持协调发展。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促进行业各领域、各学科和区域之间的有机整合、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推进卫生计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相适应。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健康杭州建设,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健康效益,积极参与“美丽杭州”建设,促进形成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城市国际化,深入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扶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公益均等,注重健康公平,促进保障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发展愿景

1.总体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在国内省内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更加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口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居民健康素质继续比肩高收入国家水平。

2.具体目标

——健康水平再提升。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并达到高收入国家中上水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3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10万和5‰以下,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4。

——服务体系更健全。形成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人均医疗卫生资源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4.50人和4.95人,每千人床位数控制在8.11张,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不少于2名,结构层次、功能布局和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分级诊疗体系全面建立,县域范围内就诊率达90。

——技术能力再增强。医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国家级科研立项50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00项以上;力争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20项;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达30个以上。科研转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更广泛、管理更规范,市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与省级医院差距缩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处理及时率和规范处置率保持100。

——公共服务更均等。公立医院公益性进一步提升,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增幅低于GDP增幅。“以疾病为中心”转型到“以健康为中心”,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开展,签约服务政策覆盖率达100,服务效率和满意率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费计划生育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创建成为国家首批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市。

——治理水平再提高。“全面两孩”政策稳妥有序实施,生育水平适度提高,总和生育率提升到1.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7以下。在全市公共场所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卫生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配置率达100。公立医院全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运行活力进一步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智慧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二、“十三五”期间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目标

一)发展指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可分为五个方面,即健康水平、人口发展、资源配置、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具体指标内容见附表1。

附表1.“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键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目标值

健康

水平

1

人均预期寿命

82.3

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以下

3

孕产妇死亡率

/10万

7以下

4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4

人口

发展

5

总和生育率

1.6左右

6

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

107以内

7

出生缺陷发生率

15以下

8

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

95

资源

配置

9

每千人床位数

8.11

10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4.50

11

每千人护士数

4.95

12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主城区4

农村2

13

县域范围内就诊率

90

14

每个建制乡镇(街道)都有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

15

“20分钟服务圈”行政村覆盖率

100

医疗

服务

16

政府办医疗机构智慧医疗覆盖率

100

17

公立医院次均医疗费用增长幅度

低于GDP增幅

18

公立医院医疗收入药占比

30以下

19

责任医生城乡居民规范签约率

50

20

签约居民基层就诊率

80

公共

卫生

21

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

70

22

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90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率

100

24

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90

注: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统计,本规划中未特别标注的均以常住人口统计

二)关键指标

1.人均预期寿命达82.3岁

1)现状:“十二五”以来,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与2010年相比,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80.67岁增长到81.85岁,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形势分析: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健康影响因素的转变,给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在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统领下,在更全方位、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统筹下,持续推进健康杭州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3)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一是健康环境的改善情况,治气治霾、五水共治、固废治理等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及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制度的健全和改善。二是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状况,包括是否有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便捷均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是健康社会的构建,包括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四是健康文化的营造,是否有完善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向上的公共文化教育体系等。

4)任务目标及年度分解:2017年协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健康杭州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健全健康杭州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和相关工作机制;2018-2020年,深入推进健康杭州建设,持续优化健康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构建健康社会,围绕增强健康水平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重点培育健康人群,积极传播健康理念、营造健康文化氛围,确保每年人均期望寿命都有所增长。

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1)现状:与2010年相比,孕产妇死亡率保持在7/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4.36‰降低至3.00‰,上述健康指标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形势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市两率已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数量大幅增长,高危孕产妇数量也随之上升。当前,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仍然多发,危害了儿童的生命安全。

3)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一是儿童和孕产妇的保健体系和服务水平;二是高危产妇及时识别和抢救能力;三是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控制水平;四是大众对儿童和孕产妇健康和安全意识和水平。

4)任务目标及年度分解:持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切实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危重症的发生,力争每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保持在7/10万以下;每年的重点任务如下:2017年扎实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开展工作指导,科学设定工作目标,及时通报工作进度,开展相关培训。在试点基础上,全市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以电子手册为重点,将妇幼健康服务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信息共享,提升母婴健康服务能力。2018-2020年,落实对全市妇幼健康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的投入,提高基层产科、新生儿抢救能力。

3.签约居民基层就诊率

1)现状:我市于2014年在国内率先创新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模式,2015年在主城区正式启动,当年主城区签约居民达520070人,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总量达1184.7万余人次,提供上门服务13.8万余人次,家庭病床服务1432人次,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率达60。

2)形势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成为国务院医改办向全国推广的医改举措,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体系也是国家“十三五”医改重点任务之一。通过实施医联体和签约服务让更多的居民选择在基层首诊,是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3)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一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是吸引签约居民在基层首诊的首要因素;二是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而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签约的医务人员数量和水平是影响上述成效的决定因素;三是居民对基层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杭州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