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16〕118号)

发布日期:2017/1/3 6:46:39 浏览:7278

环状供应”的供气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同时,现有应急气源站偏少,大型LNG接收站缺乏,使得杭州市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相对不足。

(二)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障碍有待进一步破解。

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路径、重点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深入,尚存在诸如农用地资源建设光伏电站的政策许可障碍等问题,这些不足及问题制约了我市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能源体制机制亟需进一步调整。

一方面,能源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例如天然气仍存在着气价倒挂、交叉补贴、同城不同价、热电联产企业发电小时数偏低等问题,制约了天然气市场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现有能源管理体制尚不能完全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基层能源管理力量亟需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信息联通共享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面临的机遇挑战

近年来,世界能源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能源发展的“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特征越来越凸显。为适应能源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需求,国家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浙江省提出了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决策部署。这些将对杭州市“十三五”能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具体体现为四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一)四大机遇。

1.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供了难得的调整空间。首先,经济增长由高速换挡中高速,使得杭州市能源供需逐步趋于平衡,“十二五”初期频现的“拉闸限电”“油荒”等能源供需矛盾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其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服务业优先”“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使得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最后,从“单纯追求速度”到“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的转变,使得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能源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内在联系,能源结构优化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

2.杭州市产业优势契合了能源技术革命方向。杭州市现有的产业优势和未来的产业定位较为完美地契合了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技术需求,使得杭州市未来有可能成为能源科技装备的重要输出地:一是将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列为全市“一号工程”,以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电子商务为特色的互联网经济优势明显,使得杭州市未来产业导向更加契合能源技术革命特点;二是物联网产业快速崛起,杭州市是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先行地区之一,处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三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壮大,已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电池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拥有浙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向国家级技术中心、运达风力发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技研发载体。

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为能源体制机制优化调整破除了障碍。十八大以来,能源体制改革逐步提速,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明确,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日程,一个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新型制度体系正在创建。国家层面的改革将有效传导至杭州市,并将有力推进杭州市能源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一方面能源价格定价体系的改革,将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能源行业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放开,将为社会资本参与杭州市能源发展畅通渠道。

4.上级各类激励政策为杭州市能源发展增添了动力。近年来,国家和浙江省在能源领域相继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在鼓励能源科技创新、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拓宽能源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强能源领域示范试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国家和省还将不断完善各类扶持政策,用好这些政策将对杭州市能源发展增添更大的助力。

(二)三大挑战。

1.生态环境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上升,生态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对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责任考核力度正在逐步加强,未来将越来越严格,如果不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发展将举步维艰。

2.未来节能降耗的潜力越来越小。杭州市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起步较早,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未来节能降耗的边际效应将逐步递减,节能降耗的潜力将越来越小。因此,需要从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两个角度,加大节能降耗工作的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以取得能源发展的新突破。

3.能源领域的区域竞争越来越大。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明确,未来围绕资源、技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杭州市固有的资源、区位等劣势将进一步显现,未来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将面临不利地位。如何利用好杭州的优势,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弥补劣势,是杭州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需求预测

(一)能源需求预测方法及假设条件。

结合“十三五”期间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本规划综合采用LEAP模型、能源强度法、弹性系数法、计量模型法等多种预测方法,考虑高、中、低三种能源需求方案,对杭州市“十三五”能源需求总量及各主要能源品种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假设条件如下:

1.经济增速。假设“十三五”杭州市GDP年增速将出现三种可能方案:高方案下GDP年增速保持在8;中方案下GDP年增速将从8逐渐降至7.5;低方案下GDP年增速保持在7.5。

2.能源强度。根据浙江省“十三五”能源强度下降目标,以及浙江省对杭州市能耗下降的要求,设定“十三五”杭州市能源强度累计下降目标为:高方案下16;中方案下18;低方案下20。

3.三次产业结构。根据杭州市现有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趋势,设定“十三五”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高方案下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将达到60;中方案下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将达到62;低方案下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将达到64。

(二)预测结果。

1.能源需求总量。

经预测,2020年全市低、中、高三种方案下能源需求总量分别为4478万吨、4634万吨、4757万吨标煤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2.5、3.3、3.8。规划按照中方案进行平衡。

2.能源分品种需求量。

——电力需求。2020年杭州市电力需求将达到930亿千瓦时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5左右。

——煤炭需求。“十三五”期间,全市煤炭消费需求将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2020年杭州市煤炭需求1320万吨左右,较2015年削减250万吨左右。

——成品油需求。2020年杭州市汽油需求量将达到291万吨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2;柴油需求量141万吨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下降1.0。

——天然气需求。2020年杭州市天然气需求将达到40亿立方米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7。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契合杭州市“十三五”能源发展新需求,进一步强化能源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序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致力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经济、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新格局,为杭州打造“世界名城”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节能提效”为重点。能源消费城市的本质决定了杭州市能源发展的重点应放在“节能提效”上。通过“节能提效”弱化城市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依赖性,拓展城市发展的能源空间。“节能提效”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应从结构层面和管理层面取得突破。

——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在能源发展目标的设置上应加强与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目标的衔接;在能源发展的重点上向太阳能光伏、浅层地温能等低碳能源倾斜。

——以“激活市场”为手段。强化市场机制在能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新一轮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在现有以政府引导为特征的各种举措边际效应递减的背景下,未来杭州市的能源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市场手段去调节各方利益,挖掘节能提效潜力。

——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能源结构的调整必然会遭遇各种固化利益的阻碍。而“改革创新”是突破这些障碍的有效手段。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和创新管理模式方法,进一步界定政府和市场的清晰边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统筹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推进能源发展取得突破。

三、发展目标

通过一手抓传统能源清洁化,一手抓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一控两升两降”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控”:即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650万吨标煤左右。

——“两升”:即清洁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占比达到6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3.5以上。

——“两降”:即单位GDP能耗、煤炭消费占比进一步下降。“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达到省下达目标;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占比降至21以下。

表2.1杭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指标层次

具体指标

单位

2015年

2020年

供应保障

电源装机容量

万千瓦

753

887

电源装机结构(煤电∶气电∶水电∶其他新能源电源)

21∶53∶22∶4

15∶54∶19∶12

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

万千伏安

5695

9246

汽柴油供应能力

万吨

335

432

天然气供应能力

亿立方米

28

40

能源消费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煤

3948

4650

煤炭消费总量

万吨

1570

1320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646

930

最高用电负荷

万千瓦

1214

1784

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

28.9

21

油品

17.3

19

清洁能源

53.8

60

其中:天然气

9.4

11

非化石能源

9.4

13.5

外来火电

35.0

35.5

能源利用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0.43

达到省下达目标

二产单位增加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0.6

0.48

民生改善

居民人均生活用电

千瓦时/年

1008

1650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以能源供应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电力、油气的输配体系,推进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中心等新一代能源供应设施建设,提高油气储运能力,切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最新杭州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