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广州SEO > 正文

广州21世纪议程

发布日期:2024/6/4 8:57:05 浏览:67

广州21世纪议程

10

交通与通信可持续发展

E.加强铁路枢纽建设

行动依据

10.37

1985年以来,广州铁路枢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新建广州北编组站,扩建广州客运站、大朗货场及其他设施。改造后,广州铁路枢纽虽然客、货运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由于枢纽客、货运量增长迅猛,使客、货运能力与客、货运量的矛盾日益增大,运输能力已不能完全适应运量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枢纽通过能力、客运、货运能力不足,部分设施落后,布局不合理,铁路运输超负荷运行。在货场布局上,大多数大货场设在市中心地带,大量货物进出站对城市交通造成严重干扰。

目标

10.38

搞好广州铁路枢纽建设,改善客货车站和货场布局,提高编组站解编能力,畅通铁路干线的客货车流,使点线能力配套,形成强大的干线、机动的通路、功能协调的枢纽。

行动

10.39

加快铁路支线、联络线、复线的建设,有效地解决广州铁路枢纽的通过能力,使之与连接的京广、京九、广茂三大干线能力相配套。“九五”期间,增建广州北编组站至棠溪第三线及广州西站至棠溪、三眼桥至三水复线,完成广三线技术改造。在“九五”期末、“十五”期初新建枢纽内东、西联络线。在2010年修建京广客运专线。

10.40

新建、扩建铁路客货站场及编组站,解决地区铁路的点、线能力平衡。“九五”最终规模扩建广州北编组站,扩建广州客运站的线路及车站旅客大楼(含跨线候车),使之成为具有接发60对客车能力的特大型现代化客运站。改造石围塘货场、广州南站货场、大朗货场、花都货场。随着东、西联络线同步兴建官窑、改扩建下元两辅助编组站,新建龙眼洞及大田货场。2010年,新建里水第三铁路客运站。与此同时,加大对机车和车辆进行技术改造。

10.41

加快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转换铁路经营管理机制,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

10.42

积极应用新科技,提高效率,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现代化。在目前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客运售票、货物进出、统计分析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计算机管理技术。

F.建设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提高民航运输水平

行动依据

10.4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广州航空运输业发展很快。1995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25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8万吨。“八五”期间,客、货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5以上,根据经济发展对航空市场的需求和民航发展规划预测,今后15年内,广州航空港的航空客、货运输还会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800万人次,2010年将达到3500万人次。然而,由于现机场紧邻市中心区,起落航线穿越市区上空,既影响城市的安全、增加噪音污染和限制了建筑高度,又使其自身发展受到制约。现有的设施只有一条跑道和7.5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客机坪的机位只有43个,其能力已不适应民航运输发展的需要,成为民航运输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迁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势在必行。

目标

10.44

下世纪初,建成一个具有国际现代化水平的大型国际机场,以适应广州市经济发展和把广州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

行动

10.45

迁建广州白云机场。将白云机场迁至白云区与花都市交界地区。新国际机场将按照“统一规划、一次征地、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建设。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方案,机场用地约2.2万亩,规划建设三条平行跑道。首期工程将按200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2700万人次规模的使用要求安排建设,先建二条平行跑道、3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59个客机停机坪、2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及其它配套的安全服务保障设施。

10.46

增加运力,多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

G.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公用通信网

行动依据

10.47

开放改革以来,广州邮政、电信发展迅速,极大地缓和了通信市场的供需矛盾。但是邮政、电信能力与市场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供求矛盾仍比较突出,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管理体制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标

10.48

2000年,邮政、电信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到2010年,邮政、电信的发展适当超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综合水平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行动

10.49

邮政方面,“九五”期间,投资新邮政枢纽、邮袋洗补中心、邮政速递中心、八区和县级市的邮电综合大楼等生产和管理设施,提高邮政处理手段,减少手工操作。

10.50

电信方面,重点搞好广州市本地网建设,新建一批电信机楼,增购交换设备、传输网设备,加快光纤网、新技术的发展,建立发达畅通的电信业务网络。具体为:

(a)“九五”期间,逐步完善电信管理网,进一步强化监控中心和集中维护中心功能,积极应用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普遍实现光纤到大楼(部分实现光纤到用户),开放IN-TERNET业务,并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

(b)“十五”期间,加快电信网络建设,实现用户环路数字化,完善B-ISDN并投入商用,建立高水平的动态实时网络管理系统,建成多业务、多功能、高效益、适应面广、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通信网,数字数据网逐步并入ATM网,扩大各种新业务使用范围。

(c)“十一五”期间,建设一个能够与先进的现代化通信网同时发展,并满足未来新业务需要的现代化网络,实现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个人化,不断为用户提供技术先进、功能新颖、传输速率快的新型业务,使我市电信的总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个县级市,将运用新技术对现有电信网进行改造,初步形成大容量、高起点的电信网,光纤通达市各交换局及用户小区,逐步实现数字程控化、网络智能化、综合化和个人化。

10.51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转换邮政、电信经营管理机制,同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通信领域进行适度竞争,加快邮政、电信发展步伐。

H.发展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

行动依据

10.52

1995年,市区道路总长1809公里,人均道路面积6.3平方米,初步形成了由平面主干道、高架路、快速路、环城高速公路、地下隧道、立交桥、人行天桥等组成的立交交通网络。但城市道路建设远未适应交通的发展,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还达不到全国城市人均7.3平方米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a)市区道路面积率偏低,交通设施建设与车辆拥有量和交通量增长不相适应,导致路网总体速度下降,交通阻塞加剧。

(b)交通方式结构不合理,未能根据交通设施的供给水平对交通需求和交通方式加以有效调控。

(c)公共汽电车方式仍未起主导作用。

(d)道路功能混杂。停车空间严重不足。交通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10.53

1995年,广州市区拥有机动车已达56.34万辆,市区道路网络交通效能低,交通阻塞严重,中心区平均车速只有每小时16.3公里,主要道路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目标

10.54

建成以内环路和环城高速公路环路系统为核心,13条放射状出入口干道和由9座跨江大桥联系的城市主干道系统为骨干的城市道路网络,疏导过境交通和市内交通,使市区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

10.55

建成城市三大道路网络,即由主干道组成的城市干道网,由高速公路组成的以环城高速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由快速路组成的城市快速路网,使人均占有道路面积达12平方米。

10.56

积极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至2010年地铁轻轨营运线路总长度达101公里。公交线网覆盖率达80以上。

行动

10.57

完善市中心区道路系统。实施广州市中心区交通改善方案项目,建设新路和桥梁。通过交通管理和控制手段,合理分配有限的道路空间,用明确的道路功能分级概念,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各级道路。

10.58

采取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整治市中心区交通状况,增加路网容量,限制货车和私人交通,合理控制小汽车和摩托车发展规模。

10.59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广泛的公交优先网络。通过交通管理措施,将有限的道路空间优先分配给公共交通。

10.60

建设地铁二号线和轻轨,开拓地区性快速铁路客运服务。结合新区开发,加强对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研究,逐步形成包括地铁、轻轨和区域性铁路客运服务所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

10.61

改革经营机制,促进公交运力、质素的提高和改善。

10.62

努力提高城市建设投资效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运行保证率。

11

住区可持续发展

导言

11.1

改革开放促进了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市区人口的不断膨胀对住区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使城市用地、基础设施、交通问题成为住区发展的突出矛盾。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住区的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未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需要立法机构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还需要社会团体和公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道德高尚、社会安定、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住区。

11.3

本章设4个方案领域:

A.完善住区规划;

B.住区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园林绿化;

C.向市民提供经济适用住房;

D.推广应用经济、实用、节能的墙体材料。

方案领域

A.完善住区规划

行动依据

11.4

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人口密度过高是妨碍广州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市区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1.26‰。缓解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建设的压力,促进人口与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的协调发展,是广州住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1.5

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到1995年,广州城市化水平达61,市区达82,村镇劳动力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已达50。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还将继续提高,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将转为城市人口,其居住地也将由农村社区变为城市住区。解决农村城市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是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11.6

城市住区规划和居住用地管理是住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近十年来,广州市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市交通拥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堪负荷,居住环境趋于恶化。旧城区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交通密度高,工业区与居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广州SEO
推荐:搬家 铜川 水果 福建 凉山 社区网 物流 大理 五金 服务 平顶山 柳州 安防 济宁 丰收好 区划分类 中国海运 钓鱼 上海驾校 行政代码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