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广州SEO > 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5/20 10:33:57 浏览:116

来源时间为:2024-05-17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4月30日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

目录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发展现状

第二节形势要求

第三节运输需求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

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

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

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

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

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

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

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

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

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

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

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

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

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

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

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

第八章保障措施

附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交通运行更加畅通安全,交通运输质量不断提升。

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

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其中轨道1261公里[包括高铁181公里、普铁318公里、城际87公里、城市轨道(含APM线及有轨电车)675公里。],道路约1.4万公里,航道1481公里,建成了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国家及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涉及广州市的“3轴1廊”[“3轴1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中涉及广州为“3轴1廊”,其中“3轴”为京津冀-粤港澳主轴、长三角-粤港澳主轴、粤港澳-成渝主轴,“1廊”为广昆走廊。]、“两横四纵”[“两横四纵”:《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三横六纵两联”主骨架中涉及广州为“两横四纵”,其中“两横”为沪广-西江通道、沿海通道,“四纵”为京港澳通道、京深港通道、粤贵川通道、粤湘渝通道。]已基本建成,较好支撑了国家和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

二、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建成两座航站楼、三条跑道,三期扩建工程在建;2023年旅客吞吐量6317万人次,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货邮吞吐量203万吨,排名全国第二位。广州港目前基本形成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港区、新沙港区为重点,内港港区和内河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2023年港口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75亿吨、2541万标准箱,分别排名全球第五、第六。广州市已建成京(武)广、贵广、南广、广深港、广汕等5条高速铁路以及京广、广深、广茂、广珠、广石铁路(广州东北货车外绕线)、南沙港铁路等6条普速铁路。广州国际港(一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开工建设,公铁、海铁联运水平不断提升。开通运营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白云站、广州北站、新塘站、庆盛站、增城站等8座铁路客运站,2023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31亿人次,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广州南站旅客发送量0.91亿人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机场段、穗莞深城际等投入运营,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三、城市交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核心区晚高峰干道车速22.8公里/小时,道路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开通国内第一条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全地下高速地铁(18号线),截至2023年底,城市轨道(含APM线及有轨电车)运营里程达675公里[4.含地铁及APM线652.7公里,其中广州段619.4公里,佛山段33.3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客运量稳居全国第三。

四、交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向好。大力推动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低碳转型,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纯电动公交车1.4万辆,纯电动比例达98。积极推进公交资源优化利用,常规公交运营成本总体低于全国同类城市。扎实推进“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一个中心、三大平台:智慧交通赋能中心、创新服务平台、感知平台和业务平台。]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累计797条,单向里程达1624公里。首批开放2条市内高快速测试道路,单向里程105公里,支撑广州创建国家级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广州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有待增强,北向至京津冀地区通道趋于饱和,西北向至成渝城市群铁路通道单一,东向与长三角地区高标准直达高铁通道尚未建成。运输网络通达度和频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国际航点数偏低,广州港国际航线和航班密度与国际先进港口存在差距。交通运输多式联运水平还较低,公路货物运输比例仍较高。综合交通枢纽多方式融合不畅,换乘换装环节效率有待提高。广州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南沙交通发展水平与城市定位不匹配。智慧交通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城市道路拥堵仍然存在,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有待提升,交通管理政策引导效果尚不明显。

第二节形势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同时,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赋予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使命任务,为广州交通发展带来新发展机遇,也提出更高发展要求。

一、国家赋予广州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广州交通进一步提升战略支撑能力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广州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寄望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未来,广州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广州集聚扩散,国内外交往需求将持续增长。广州交通应充分发挥“先行官”作用,进一步强化国际航空枢纽、航运枢纽、世界级铁路枢纽功能,优化世界级轨道体系,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加强保障。

二、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一点两地: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核心引擎功能,要求广州持续发挥交通长板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为大湾区发展赋予了强劲动力。广州要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推动南沙开发开放,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先发优势、区位优势,着力锻造交通长板,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通枢纽集群,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畅通城市血脉,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新时期广州提出构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一带: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一轴:活力创新轴;三核: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南沙新区;四极:国家知识中心城、北部增长极、狮子洋增长极、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聚焦“三脉”、“三轴”、“三核”构筑广州战略空间新图景。要充分发挥交通的支撑引领功能,着力打造城市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促进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品质提升、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功能提升、南沙“未来发展核”能级提升。

四、不确定风险考验要求增强底线思维,强化城市交通系统韧性和可靠性

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来自系统外部和内部的双重不确定性。一方面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端恶劣天气以及其他不可抗力风险等对交通运输造成冲击,对城市交通系统韧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未来广州市人口增长规模存在不确定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匹配人口增长分布成为挑战。广州应积极应对不确定风险,通过先进信息技术赋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构筑更具稳定性的交通系统。

五、用地、环境和资金等紧约束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增量规划向增存协同规划转变

一方面,广州市已经形成规模巨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既有交通基础设施面临逐年老化的问题,设施运营和更新改造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确保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1/3以内”的刚性要求,交通基础设施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难度日益增大。交通基础设施要注重科学统筹增量的合理供给与存量的优化利用。

第三节运输需求

随着广州全球城市的建设、大湾区融合发展及居民出行需求多元化,客运出行持续增长,预计至2035年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约为3.6,市域客运总量5600万人次/日,其中城市内部约4800万人次/日,整体分布呈现“内缓增、外剧增”及“纵轴增强、横轴显现”的特征。

货物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广州SEO
推荐:延安 饮食 地名网 美容护肤 搬家 汽车配件 福建 许昌 婚庆 城市 广场舞 查询公司 美发 高低温试验箱 三亚 思茅 重庆 仪表 机场代码 海鲜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