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广州SEO > 正文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推进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1/9 12:39:51 浏览:66

较上一年增加,力争2023年达到80。

按签约服务包类型(免费包:基本包=1:1)随机抽查。

各区规范履约情况=(规范管理基本包签约人数 规范管理免费包签约人数)/抽查人数*100

统计数据 抽查真实性。

15.签约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

≥50

核查签约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评估签约服务质量和效果。

系统随机抽。

保障机制

1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情况

定性指标,查看落实情况。

考察各区有无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机制:

1.各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的制定和公示情况;

2.服务包应根据群众需要包括相关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以及长处方、送药上门、预约转诊等便民举措;

3.各服务包应具备相应费用结算标准,动态调整与签约服务有关项目收费标准。

查看相关文件、佐证材料。

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和相关激励评价机制

定性指标,查看落实情况

考察激励机制的落实情况:

1.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

2.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拨付和分配机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按照标准及时向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拨付奖励资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向各家庭医生(团队)分配奖励资金。

3.签约服务费用于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的薪酬分配:原则上不低于80。

4.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

5.医联体内公立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和支持签约服务情况;符合基层管理的患者下转基层接受健康情况;医联体上级医师下沉基层服务实效考核情况。

查看相关文件、佐证材料。

18.拓宽家庭医生职业上升通道

定性指标,查看落实情况

考察各区拓宽家庭医生职业上升通道的落实情况:

1.单独设立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专业,以实践能力业绩为导向优化评价标准;

2.凡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经相关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师,可直接参加相关专业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查看相关文件、佐证材料。

19.政策联动

定性指标,查看落实情况

考察各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粤办含〔2022〕260号)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家庭医生签约全科服务按人头付费方式改革。

查看相关文件、佐证材料。

附件2

关于推进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任务分工表

序号

工作事项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市卫健委内牵头处室

市卫健委内配合处室

1

有序扩大家庭医生来源。

现阶段家庭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乡村医生和退休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由全科向专科拓展,到2023年,力争每万常住人口家庭医生数不低于4人,到2025年不低于4.66人。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

基层处

医政处

根据服务人口、功能定位等因素,推动人才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加大公开招聘力度,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力争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不低于3.5人。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

人事处

基层处

各区要引导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医师(包括退休临床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根据签约服务工作量合理分配签约服务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行统一管理,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平台备案,由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指导落实家庭医生及其团队的登记备案管理,包括执业资格确认、登记备案、跟踪管理、淘汰退出等。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

基层处

医政处

2

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团队。

家庭医生可以家庭医生个人为签约主体,也可以组建团队提供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可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中医师、康复治疗师等组成,可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有专业资质的志愿者等加入团队。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

基层处

药政处,中医药处、人事处

3

完善家庭医生培养培训体系。

贯彻落实《广州市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穗府办函〔2020〕16号)精神,完善家庭医生培养培训体系。

各区政府、市卫生健康委

/

科教处

基层处

做实做细基层医生全科能力提升工程2023年培训计划,培养不少于3500名基层医生。培育省、市家庭医生培训示范基地,到2025年,为各区至少培育1家广州市家庭医生培训示范基地,重点加强对家庭医生骨干师资队伍培养,通过“滚雪球”的形式保障全市家庭医生每3~5年参与一次规范化集中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技能。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合作,实施“千人百家”淬炼提升工程,利用3-5年时间,力争培训约1000名达到国际服务标准的家庭医生,建设约100间规范化家庭医生工作室;鼓励各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提升家庭医生团队岗位胜任力。

各区政府、市卫生健康委

/

基层处

/

4

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签约服务。

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做好政策引导支持,在签约服务费、医保报销、服务项目、转诊绿色通道等方面,探索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享受与政府办医疗机构的同等政策,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将工厂、学校等功能社区内有意愿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家庭医生队伍培训,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根据社会力量提供签约服务的数量和效果给予相应补助,对签约服务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建立退出机制。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基层处

医政处

5

提升服务能力。

各区要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医院建设为抓手,在全科服务基础上,培育建设基层特色科室,拓展康复、护理、儿科、医养结合、中医治未病、安宁疗护、口腔等专科专病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持续推进规范化家庭医生工作室及健康驿站建设,推动服务模式优化,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

基层处

医政处、中医药处、妇幼处、家健处

6

保障合理用药。

落实医保药品目录药品配备和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基本药物目录管理等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用药目录衔接统一,进一步适应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药政处

基层处、医政处

紧密型医疗集团(鼓励非紧密型医联体)内实现统一药品供应目录、统一药品采购配送、统一短缺药品或供应不稳定急(抢)药品储备调剂,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

各区政府、市卫生健康委

市医保局

药政处

医政处、基层处

针对已签约家庭医生,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参保人,经家庭医生评估可将处方用药量最长放宽至3个月,到2025年,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均应提供长期处方服务。

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政府

/

医政处

基层处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签约居民提供外配处方流转服务,签约居民可凭其开具的外配处方,到医保指定定点零售药店进行购药、结算。

各区政府、市医保局

市卫生健康委

药政处

基层处、医政处

7

丰富服务内容。

各区要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优化和拓展签约服务包内涵、量化服务频次。优先保障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需求,开展“点单式”个性化签约服务。落实低保、孤儿以及计生特别扶助家庭等6类困难群体免费签约基本包政策。持续优化广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包内容,推动签约服务与残疾人医疗康复相融合。根据服务协议落实落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首先保质保量完成免费服务包的内容,再对有需求的签约居民拓展基本服务包或个性化服务包服务。加大力度推进有偿服务包(基本服务包、个性化服务包)签约,积极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

各区政府、市卫生健康委

/

基层处

疾控处、医政处、妇幼处、家健处

8

强化健康管理。

居民签约后,家庭医生为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家庭医生归口管理,做好健康档案的动态更新和维护,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客观真实、完整连续。通过电话、微信、QQ、互联网平台、面对面等多渠道,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心理疏导及居家药学服务等,密切签约双方关系,优化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引导居民践行“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家庭医生应每季度至少主动联系1次签约居民,提供针对性健康指导与干预,增加互信互动,发展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

基层处

/

9

开展上门服务。

坚持“适宜、可及、安全、有效”原则,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具备条件的应根据服务对象年龄、罹患疾病和残疾情况等因素,有条件的机构应分类提供预约上门巡诊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现阶段服务对象主要包含符合家庭病床建床条件的居民、65岁以上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一级和二级肢体残疾人、行动不便或卧病在床的特困人员等确有需求的人群。对于偏远村(社区),可采取定时定点或派驻服务的方式开展巡回诊疗。服务内容主要包含上门巡诊、治疗、随访、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家庭药箱整理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

各区政府

市卫生健康委

基层处

家健处

10

优化转诊服务。

统筹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将辖区医疗机构部分专家号源、住院床位、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管理支配,经家庭医生转诊的居民可优先就诊、检查、住院,增加签约服务吸引力。贯彻落实《广东省保障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优先预约挂号工作方案》(粤卫办医函〔2023〕33号)有关要求,推动医联体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预留30的号源(其中专家号源不低于30)给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医联体牵头医院牵头、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成立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广州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