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广州SEO > 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

发布日期:2023/3/16 10:02:00 浏览:887

近十年间,中心城区商业设施和业态逐步老化,传统商圈日渐衰落;同时在电商的冲击下,商圈吸引力大打折扣。外围城区的商圈规模提升缓慢、吸引力不强,新增大型商业项目较少,吸引力及客流量未有明显提升。

优质商业运营商21不足。相较于其他国内一线城市,进驻广州的优质商业运营商数量及运营规模均较少。根据戴德梁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进驻广州的优质商业运营商项目数量合计12个,与上海(67个)、北京(32个)有较大差距。广州现有核心商圈、核心地段主要商业存量由本地国有企业运营(包括天河城系列、广百系列、花城汇、维多利广场、国金天地等),运营主体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运营特色,国内外第一梯队运营商大部分未能落地商业项目。

(二)品牌化程度不足,消费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际知名品牌渗透率较低。根据戴德梁行数据统计,2021年,广州进驻国际奢侈品品牌数量为97家,位居全国城市第11名,奢侈品品牌门店数量为54家,位居全国城市第9名,奢侈品消费者总量占全国约1.50,排名第9。2021,广州新增首店数量超过214家,但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数仅有8家,其余以本土品牌为主,知名品牌首店国际化率较低,与自身城市经济人口地位不匹配。广州的特色产业品牌转化不足。广州拥有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美妆日化等产业集群,但主要集中在低端加工、代工环节,产品低端化、同质化问题明显,缺乏以品牌为引领统筹设计研发、运营销售等高价值环节,导致大部分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广州传统老字号发展存在不足。在发展规模上,广州“中华老字号”有35个,排名全国第五,与上海(180个)、北京(116个)差距悬殊。其他本土老字号企业经营模式单一传统,难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总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三)国际化水平不足,国际消费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广州尚未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未构建能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消费目的地。广州暂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5A级景区仅2个、4A级景区仅28个,与北上渝杭等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国际交流活动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凸显。疫情前,广州举办国际会议数量仅17场,举办国际体育赛事32场,处于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的中游水平(2019年)。国际交流活动少导致广州对国际人群的消费吸引较低。尽管疫情前广州入境旅客高达899.4万人次(2019年),入境旅客数量全国排名第2,但在入境游客的构成上,绝大部分来自港澳台地区,外国游客占比仅为38.5。

(四)体系化程度不足,消费链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消费链条体系化程度不足。强大的产业体系未能有效调动消费意愿。广州的消费品生产企业普遍呈现小而散状态,例如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等消费品生产企业多为自发、分散的家族化经营,同质化问题较严重,缺少资源统筹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布局。广州纺织服务业产业集群大多分散在全市的村级工业园或城中村中,产业集聚效应较弱,尚未形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超大型园区。另一方面,广州文化影视、体育、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的消费功能不完善,服务消费的模式尚不成熟。此外,消费与其他功能在空间缺乏有效融合。例如广交会展馆周边功能单一,未能有力带动游客消费。空铁枢纽交通功能与消费功能结合不够紧密,无法有效截留过境旅客,过境人流无法转化为消费客流。

四、发展形势与趋势

(一)发展形势。

形势一: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对经济发展承担的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格局已发生悄然变化。我国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4下降至2021年34",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由2006年的43.2上升至2021年的65.4#,以消费带动的国内大循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消费对新发展格局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消费供给水平和消费实现能力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形势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广州消费资源集聚带来重大机遇。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对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纲要》强调广州作为中心城市要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特别突出广州要“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对湾区产业与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对湾区消费要素的集聚能力。2022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等,为广州集聚消费资源、提升消费国际引领度,打造湾区消费枢纽核心城市提供了重要机遇。

形势三:广州“老城市、新活力”背景下消费环境持续升级。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四个方面出新出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的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为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在拓展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文化品牌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效日益显著。“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对进一步完善城市消费功能、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推动城市消费环境持续升级等有着重要意义。

(二)发展趋势。

趋势一:消费内容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

从先进国家的发展经历来看,美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以后,全美的服务消费规模迅速提高。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商品消费(即耐用品与非耐用品消费)占比逐步下降,以医疗服务消费、体育消费、教育消费、文娱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逐步攀升,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超过商品消费,成为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内容。

目前广州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两万美元,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发展水平。但在消费结构上,广州服务消费规模占总消费支出仅约40,仅为美国同期发展水平的2/3,服务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

趋势二:消费空间向功能复合化演变。

在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的驱动下,消费空间功能混合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显著。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传统消费空间开始植入展览、游憩、文教甚至康养功能,打造了诸如“博物馆 消费”“美术馆 消费”“公园 消费”“疗养 消费”等多种新型消费空间场景,消费空间不仅承担满足消费者日常购物的基本需求,也要承担消费者的娱乐、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各项城市生活的精神需求。

趋势三:消费主体向Z世代、新中产、银发族等群体转变。

据统计,我国1995—2009年间出生的Z世代人口数约有2.65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20,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主体。2019年我国25岁到45岁的新中产消费者已经超过2亿,已经成长为中国消费的“中流砥柱”。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银发消费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Z世代、新中产、银发族成为我国未来消费的三大主体。

趋势四:消费热点向定制化、个性化、新国货延伸。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的趋势下,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被进一步挖掘,定制化消费将持续成为消费热点。随着中国制造持续升级,以3C数码、服饰、美妆、住宅家具等为代表的国货品牌逐渐赢得消费者青睐。疫情期间我国生产企业逐步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国货持续崛起。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的推动下,消费热点持续向新国货转移。

趋势五:消费形态向数字化快速转变。

数字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在产业、商务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形成的经济形态。新冠疫情推动了线上消费的逆势增长,全国性大规模的在线购物、在线消费、在线订制、在线会议、在线设计等“非接触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疫情的出现加速了线上消费的发展,2020年网购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增加5以上、总占比超过30,快递物流突破800亿单,人均超过50单,我国在全球率先进入了数字经济新时代,催生了多样化的消费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趋势六:消费关系由以“物”为核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

各类社交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得到前所未有的全方位交流,消费者的角色向“粉丝”转变,而消费个体之间的关系则以特定偏好为纽带和标记,在网络上逐渐形成“粉丝社群”,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与生产端、销售端实现了完美的对接。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锚定“国际”重要方向、“消费”核心功能、“中心”关键定位,坚持湾区联动、优势互补,供需互促、双向协调,大力实施“尚品”“提质”“强能”“通达”“美誉”五大工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提升供给的创新性、丰富性、适配性,携手港澳全面增强对全球消费的集聚辐射力、资源配置力、创新引领力,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坚持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完善联动协同各方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策、优化制度供给。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坚持科学规划、世界一流。对标国际一流,优化消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布局,强化枢纽功能,打造消费地标,全面提升城市商业功能和消费环境。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重点开拓东亚、东南亚市场,突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中的核心地位,形成强大国内外联动市场。

坚持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坚定文化自信,注重千年商都传承、海丝文化延续,处理好城市消费空间拓展和历史商业文化遗产保护间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加强城市消费空间风貌管控,营造传统与现代相映相融互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坚持协同共建、相得益彰。深入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强化交通对接、规则衔接、产业共建、环境共塑、消费共促,携手港澳把大湾区打造成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枢纽。

坚持创新引领、供需互促。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支撑、新品开发、品牌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领域新场景,满足品质生活新需求,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

1.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商运发〔2019〕309号)

2.《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的通知》(商消费函〔2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最新广州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