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正文

调整优化成都建圈强链绘出全新“路线图”

发布日期:2023/4/26 9:40:41 浏览:42

来源时间为:2023-04-14

4月13日,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以下简称《优化调整方案》)近日正式印发。方案显示,全市原有12个产业生态圈和26条重点产业链,进一步优化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产业生态圈、集成电路等28条重点产业链。同时,新配套制定“评估问效工作方案”,动态监测跟踪指标运行状况,建立“目标导向—月季监测—年度考核—优化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成都的产业“路线图”进行了怎样的更新?优化调整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决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思与远谋?带着问题,记者对市发改委现代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怎么调整?

12个生态圈26条重点链

优化为8个生态圈28条重点链

聚焦实现城市战略目标、支撑城市核心功能、构筑产业比较竞争优势,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等趋势,以此次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为代表的成都产业布局出现重大变化。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从中不难捕捉成都下一轮的产业主攻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

《优化调整方案》中一张“成都市产业生态圈重点产业链表”清晰显示,优化调整后的成都产业生态圈由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健康、轨道交通、汽车产业、新型材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新消费产业、都市农业和食品、碳中和12个精简为8个,分别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随着产业生态圈的优化,对应重点产业链也相应产生调整,原有26条增加至28条,重点表现为合并和新增。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优化调整,尤其在重点产业链方面,产业划分更加细化,“旨在推动链与链之前的交叉融合,尤其通过产业细分,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行业化的政策。”市发改委现代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此在工作方向上更加明确,相关部门、产业资源、市场主体就更加清晰地知道,在这条产业链上营造怎样的场景和生态。

这份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全新“路线图”这样布局——

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3条重点产业链;

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含高端软件与操作系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金融科技5条重点产业链;

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含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大飞机制造与服务3条重点产业链;

现代交通产业生态圈,含汽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现代物流3条重点产业链;

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含生态环保、新能源、新材料3条重点产业链;

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含创新药(含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诊疗3条重点产业链;

新消费产业生态圈,含旅游业、文创业(含数字文创)、会展业、体育产业、音乐产业、美食产业(含绿色食品)6条重点产业链;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含现代种业、都市农业2条重点产业链。

依据是啥?

把握产业发展未来方向

突出成都比较竞争优势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自2021年12月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来,成都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成都重点产业在这一行动下集聚成“链”,重构新形势下成都产业发展新的“四梁八柱”。产业强,则城市强,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源源不断为成都提供加速动力的产业建圈强链,呈现出动态更新、优化完善、融合与细分的显著特点。

“成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市发改委现代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阐述,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国家和四川省有关产业方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生产力布局,势必要求成都做出响应优化。“比如在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国家对成都提出新要求,此次优化调整即对‘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予以相应优化和调整。”可以预见,这一产业未来将是成都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把握未来方向是发展产业的根本。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为城市产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新的赛道。围绕新机会新赛道,成都产业生态圈和重点产业链相应作出优化调整,目的正是未来成都产业能拥有更大更强的新位次。市发改委现代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举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前一个成果颇丰热度攀升的产业领域。这个领域的“上半场”,是以动力电池为主导的电动化,“下半场”则迎来智能化、网联化阶段。“软件定义汽车”——决定未来汽车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而不再是马力、沙发座椅抑或机械性能。“车载智能控制系统,这一比较细分的重点领域前沿赛道,因此放进了‘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链条中。”而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日臻成熟,“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也顺利进入成都“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作为把握未来方向的重要支撑。

凸显成都产业自身比较竞争优势,是此次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的第三个考量方面。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成都的着力点,放在了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同时兼顾了大运会等产业带动热点事件。”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具有知名度的游戏产业、网络视听等新兴产业,整合为“文创业(含数字文创)”重点产业链,与旅游业、会展业、美食产业、体育产业等成都传统优势产业一起进入“新消费”产业生态圈。“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中,新增的“高端诊疗”重点产业链,契合的则是成都拥有的华西医疗资源、医美产业基础等优势。这与“创新药(含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两条重点产业链相互呼应,突破原有链条单纯的制造端,体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的融合发展。

如何推动?

实现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设置考核和监测两类指标

全新“路线图”已制定,成都如何有效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据悉,成都将进一步健全“链长 牵头市级部门 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为架构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清单,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如何发挥链长作用?方案细化了工作路径。链长将牵头组织研究产业前沿发展趋势,指导编制重点产业链“产业图谱”、形成“5 N”产业生态清单,对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进行指导;牵头推动产业联盟建设,搭建政府与“链主”企业、“四上”企业交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完善专项产业政策。

建圈强链涉及部门较多,如何形成工作合力?方案提出,重点产业链牵头市级部门要开展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动态更新产业图谱、“5 N”产业生态清单;制定重点产业链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和统筹推进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评估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制定专项产业政策,构建“一链一政策包”体系。

重要的是,此次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还全新配套制定了一套确保产业建圈强链有力有效的“评估问效工作方案”,以形成全市上下“以评促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工作方案动“真格”,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动态评估重点产业链建设进展和工作实效,客观分析全国竞争位势和标兵追兵,及时发现短板弱项和存在问题。根据设计,评估问效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节点,“五大生态”均设置考核和监测两类指标,以考核指标突出工作重点和具体抓手,以监测指标反映市场认可和产业活力,既有统计数据、又有第三方大数据,兼顾年度考核与日常调度。同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将年度工作目标与综合评估指标紧密挂钩,分类分解到市级部门和区(市)县,动态监测跟踪指标运行状况,建立“目标导向—月季监测—年度考核—优化提升”闭环工作机制。

“评估问效工作方案”制定和完善的重点产业建圈强链评估指标体系,应怎样理解“考核指标”和“监测指标”?二者区别何在?市发改委现代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考核指标是指政府端推动的建圈强链工作完成的成效,监测指标则主要体现市场对这些工作的认可度和市场的活力。“产业发展工作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方力量双向奔赴、协同协作”二者融合形成重点产业建圈强链评估指标体系,对一条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及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在市场层面的成效完成综合评价。

据悉,考核指标主要来自市统计局等市级有关指标数据来源单位,监测指标主要来自专业智库、商业机构等第三方大数据收集单位,提供的获得市场认可能反映产业及链条最真实动态情况的数据,包括产业链在市场的排名、排位、占有率,各类500强在成都的数量、本地配套率等,为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客观、详实、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蔡宇)

最新成都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