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SEO秘密 > 北京SEO > 正文

2015年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情况汇编之治理交通拥堵篇

发布日期:2016/10/3 2:52:00 浏览:1964

通小客车指标引入市场化配置方式的改革方案。

研究编制《北京市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规定》,采用经济手段或交通管理措施,提高车辆行驶速度,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进一步提高中心城路侧停车收费价格,落实停车价格市场调节机制。积极推动各单位自有车位有偿使用,鼓励与周边居民开展错时停车。

研究出台中央商务区、金融街、中关村、上地软件园等重点功能区实施区域内社会单位弹性工作制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行网络办公、网络会议,加快促进工作方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交通出行。

研究制定外埠过境大货车绕行本市道路的管理办法,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利用经济、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分流引导外埠过境大货车绕行。

三)大力整顿中心城停车秩序

开展整治违法停车专项行动。出重拳严管核心区停车秩序,实施高频巡查、高限处罚、高压执法,坚决遏制乱停车行为。缩减购物、餐饮、娱乐热点地区的路侧停车位供给,引导居民调整出行结构。在城六区范围内建设13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和20个停车示范居住小区。

开展区域居住区停车综合治理。城六区各选择2个街道作为试点,将区域停车管理纳入社会治理范畴,鼓励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共同参与,通过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统筹使用周边各类停车资源等方式,逐步实现区域停车秩序规范,建立小区域停车基本平衡模式。

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专项基金和债券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不断增加车位供给。建成国学中心停车楼,推进五棵松、人民医院等大型停车场。加快推进苹果园交通枢纽、北苑北交通枢纽等处驻车换乘停车场建设前期工作。出台《关于加快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完成全市停车普查。对全市域内各类停车位数量、车辆停放状况和停车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深入分析供需矛盾,为我市机动车停车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建设路侧停车位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全市4万余个路侧停车位“一位一编号”工作,实现路侧停车位数字化管理和停车位信息部门间共享通用,启动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工作。

监督、检查停车设施规划落实情况。对已有停车设施规划落实情况开展集中巡检,梳理全市配建车位和独立建设停车设施建成情况,对改作他用的督促进行还建,对挪作他用的监督恢复其使用功能。研究建立停车设施多部门联合验收机制,实施停车设施登记制度。

四)严格执法,加强管理

加大交通违法处置力度。启动全市堵点乱点专项治理行动,对突出乱点堵点逐一制定方案,实施挂账督办。对交通违法乱象、因乱致堵问题“零容忍”,强化非现场执法,整合各级各类监控设备设施资源,增加交通执法摄像头的安装密度,加大拍摄取证力度,加大对机动车闯禁行、酒后驾车、闯红灯、占用公交专用道和应急车道、违法停车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空间。

严控核心区交通流量。限车种,限制外埠车辆在规定区域道路内通行。限流向,通过交通组织调整,将经行长安街的车辆分流至前三门大街、朝阜路等外围道路。调整长安街沿线信号灯联动放行,缓解交通压力。

优化交通信号和标线的控制。实施主干道信号灯“绿波工程”,形成道路绿波带。优化立交桥下信号灯配时,减少车辆等候时间。针对重要路口潮汐交通流的特点,开展路口可变导向车道研究,提高路面通行能力。

提高交通事故快速清理快速处置能力。整合多部门力量,推广“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统”,简化取证环节,推进轻微事故责任自行认定,保险快速便捷理赔,提升当事人事故自撤率,快速清理现场,保障道路交通顺畅。

在30条大街开展交通环境秩序综合治理。以整条大街为单位,重点对占路经营、占道停车、黑车摩的、私挖乱掘、城市家具等影响交通运行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交通秩序和环境有明显改善。

加强学校、医院门前秩序管理。学校、医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高峰期协助有关部门疏导门前车辆行驶,劝阻门前违法停车、调头和占道违法经营行为。

打造缓解交通拥堵示范区,城六区各选择2处地区进行试点。针对居住、办公、学校、医院和旅游等不同区域不同的出行特征,制订改善交通出行的措施,督促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单位、居委会、社区、小区物业等落实交通管理责任制。

实施远郊区交通治理。在远郊区开展示范街区建设,实施综合交通整治。提升交通设施和运营管理服务水平,打造“设施齐全、通行便捷、整体和谐、环境美观、安全有序”的交通运行环境。

五)改革体制,制定法规,创新机制

完善市级治理交通拥堵、协调机制。强化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推进小组职能,定期召开调度会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落实区级治理交通拥堵主体责任。着力强化区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将交通拥堵治理列为区级重点工作,将区级、街乡镇在停车秩序管理、次支路建设和交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绩效考核。建立市级统筹、区级主责、街乡镇执行的三级停车管理体制,研究成立市区两级停车管理中心。

构建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执法体系。公安交管、交通、发改、规划、住建、工商、城管、路政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联合执法。各区要结合各自特点,制定本区域内的执法工作方案,强化日常管理和执法检查。市区两级共同努力构建高效的执法体系。

理顺部门职能和工作管理机制。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管理、审批和驾校管理等非警务职能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移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一步调整完善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

研究编制《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研究停车差别化供给、停车收费改革、吸引社会投资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统筹编制交通专项规划。结合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发布实施《北京市“十三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北京市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专项规划》、《北京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市郊铁路)规划》。

建立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匹配机制。依法强化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城市功能、土地开发与交通设施协调发展。建立五环外随建设项目同期建成周边交通设施的机制。

土地供应优先安排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结合部腾退空间、土储用地和疏解转变功能的用地中,优先安排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特别是用于支持枢纽、公交场站及停车等方面。

完善代征代建道路的建设、管理和移交机制,城六区负责做好组织,将代征代建道路移交区级道路交通主管部门。

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办法》和《加强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工作的意见》。优化前期手续办理程序,简化工作流程,组织进行集中审批。促进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六)开展现代文明交通理念宣传

做好缓解交通拥堵各项措施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大力宣传交通发展成就、交通治理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形成缓解拥堵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持续开展“我为首都交通献良策”缓解交通拥堵市民意见建议征集活动。畅通市民为交通工作献言荐策的渠道,推动交通问题社会协同治理。

开辟治理交通拥堵大讨论平台。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媒体合作,搭建讨论平台,邀请交通、法律、经济、社会、环保等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就交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分专题开展讨论,推动社会各界在治理理念和思路上逐步取得共识,为城市管理创造合谐的外部环境。

开展“向交通陋习说不”系列活动。下大力气整治驾车陋习、停车陋习、乘公交地铁陋习、过马路陋习,营造良好文明交通环境。

继续推进交通宣讲,讲好交通故事。组织交通宣讲团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展现行业精神、宣传管理政策、引导绿色出行、培育交通文明。

《2015年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情况汇编之治理交通拥堵篇》相关参考资料:
北京市拥堵费、2017北京市拥堵费、十一交通拥堵2015、2015年国庆节拥堵、2015高速拥堵、2015国庆节高速拥堵、2015年十一高速拥堵、北京市2015年棚户区、北京市2015年劳模

上一页  [1] [2] [3] 

最新北京SEO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